国有六大行新一轮注资计划落地在即?最新回应来了
2025年03月03日 15:12
来源: 财联社
76人评论
99+
99+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BK0475_0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上周晚些时候,市场传出消息,国有六大行新一轮“补血”计划预计将很快落地。

  消息称,首批被注资银行包括两家大行,预计最早在6月底完成。每家银行的注资细节仍在敲定中,未来仍然可能有变动。

  连日来,针对上述传闻,财联社记者向其指向的国有大行进行求证。3月3日,一家大行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回应称,“暂时没有听说这一消息”。

  不过,多位受访的行业内人士认为,从时间表来看,国有大行新一轮补血计划渐行渐近应属必然。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综合来看,其认为上述传言有合理性。因为去年9月底已经敲定“输血”计划,按照常理不可能拖到明年,但具体注资细节会存在不确定性。另外,因为涉及国债发行,可能需要在两会期间进行商讨。

  某国有大行研究员则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考量,本轮“输血”六大行的金额最好适当多一些,“总金额达一万亿可能比较合理”。

  时隔半年,新一轮国有大行“补血”又传新消息

  去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表示,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将对6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强核心一级资本,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有序实施,持续督促大型商业银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资本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能力。

  由此,新一轮国家“输血”国有大行补充资本金的计划正式揭开序幕。

  为何要“输血”?前述某国有大行研究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帮助六大行进一步提升大行的资产投放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其可持续发展。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一个重要考量是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以及监管部门的其他要求。国有六大行在我国银行业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信贷投放的主力军,因此国家出手有必要。综合来看预防性的因素比较多。”江浙沪某上市银行内部人士杨磊(化名)告诉财联社记者。

  而前述券商银行业分析师也坦言,综合来看,新一轮的大行“输血”可能势在必行。一方面,是大行受到净息差的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由于近年的经济大环境,房地产等行业的风险或仍未彻底消散,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去年10月底,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在明确利用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补充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的同时,其他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如何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也已成为金融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课题。金融管理部门对其他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方式已有初步考虑。

  目前,其他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计划有无实质进展?

  依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共有20家。连日来,上述20家银行中的数个银行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暂未接到消息,并无最新进展可以公布。

  杨磊向财联社记者介绍,参考过往经验,其认为本轮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输血”应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当然是国有六大行相继完成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其次是招商等股份行通过其他方式完成“补血”;第三步才会轮到城商银行。这是由不同银行的资产规模、信贷投放等多种因素决定。“国有大行承担的责任非常多,资本补充的需求更为急迫。”

  上市银行“补血”挑战仍不小

  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随着信贷的扩张,必然要不断补充资本金,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那么,现在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补血”有那些途径和难处呢?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综合来看,当前银行补充资本金无非两个途径,即内生性补充和外源性补充,前者主要指未分配利润转增;后者主要包括可转债、定向增发募股等等。

  杨磊进一步介绍,在很长的时间内,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主要途径就是未分配利润转增。“但是在净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下,银行的利润也被不断挤压。因此,内生性补充资本金的方式目前来说压力很大。”杨磊表示。

  而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在于,随着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的分红力度,在上市银行层面而言,本就受到净息差下行挤压的净利润,还要面临加大分红带来的分流影响。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多分红”对于银行业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处理好未分配利润转赠和分红额度的矛盾。如果前者比例过大,则明显会影响分红力度;后者金额过多,则明显会影响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不同的监管部门有不同的考量。我们主要还是服从金融监管总局的领导,其他部门的意见可以参考。”杨磊坦言,在一些政策方面,银行自身会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并不会那么死板,而是寻求“两全之道”。

  杨磊认为,在加大分红和加大资本金补充力度之间,关键因素在于银行大股东的态度。目前,其所在银行的大股东倾向于支持于后者,尽管“这可能不太受普通投资者的欢迎”。

  那么,除了内生性的“补血”,外部的定向募股、可转债等方式如何呢?对此,杨磊坦言,尽管当前很多中小银行倾向于通过可转债的方式补充一级资本,但严格来说挑战非常大,“主要是市场不太欢迎。很多投资者对银行的内在价值并不是非常认可。有些人会认为,银行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大, 有些风险可能还没有释放。”依据其了解,过去一些银行的相关发行计划甚至在初期就被迫“夭折”。

  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025年开年,成都银行苏州银行的可转债成功触发强赎,顺利实现转股,为中小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开辟了新途径。不过,这也是2023年以来,极少数完成强赎转股的案例。

  “市场风向是否有了变化?这可能需要后续观察”。杨磊表示。

  此外,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进一步向财联社记者指出,中小银行定向募股,更多考验当地政府的经济实力和支持力度。目前,各地应该已经在陆续推进一些城商行的“补血”。

  不过,在杨磊看来,银行“补血”的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的造血能力。其所在银行也属于国内重要系统性银行。目前,该银行的态度是,如果上级有关部门能够伸出援手,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创造有利条件甚至提供外部帮助,“那当然更好”,但如果没有也不要紧,“那就按照我们的既定步骤来”。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10
原标题:国有六大行新一轮注资计划落地在即?最新回应来了,上市银行当前“补血”挑战仍不小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2025-03-03 15:41:22 来自 四川
某券商银行分析师,某国有大银行研究员。你到是把名字说出来啊。我还会说呢。某知名人士。这种新闻连正面的名字都不敢写,还一顿分析。真是笑话。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46
股友9a789760F2 : 又来
2025-03-03 20:14:22 来自 广东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03 15:44:37 来自 北京
已满融满仓四大行哈哈哈哈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7
理财白月光 : 英雄
2025-03-03 21:46:36 来自 福建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小查理不盲割 : 真是炼丹的好材料[偷笑]
2025-03-03 16:12:09 来自 河南
删除 举报 评论 1
还有1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置顶
2025-03-03 15:53:20 来自 上海
国有大行新一轮补血计划渐行渐近应属必然,主要原因还是帮助六大行进一步提升大行的资产投放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其可持续发展。
取消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2
涨声一片79 : AI消费大势所趋,将资金支持民营精品企业,AI体育$康力源(SZ301287)$AI生活服务$金卡智能(SZ300349)$AI智能穿戴$华凯易佰(SZ300592)$
2025-03-03 16:08:57 来自 贵州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5-03-04 07:20:36 来自 上海
银行“补血”的最佳方案,是对老股东实行按市价八折配股。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5-03-04 03:35:01 来自 辽宁
利空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04 03:33:54 来自 辽宁
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04 03:33:31 来自 辽宁
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热点推荐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 纳指抹去日内逾4%涨幅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691 人评论 2025-04-09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