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打“翻身仗”?创新药板块显著回暖 多位企业代表称行业迎来黄金机遇期
2025年02月28日 00:2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8人评论
41
99+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近段时间,国内创新药板块暖意频现。

  二级市场上,多家创新药企股价企稳回升。数据显示,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年初至今涨幅已超过20%,在本轮创新药行情中,部分领军企业如德琪医药、和铂医药、歌礼制药等60日涨幅高达约300%。A股方面,创新药ETF(159992)最新流通规模及最新流通份额均续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创新药产业链上的代表性企业负责人。其中,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首席执行官)马健向记者表示,正所谓“冬有三九”,“资本寒冬”只是暂时的,其本质是行业周期的阶段性体现,当前市场或已穿越估值重构的深水区。综合判断,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2025年可能出现渐进式复苏,更可能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而非急速反弹。

  多位受访者均认为,随着全球健康需求不断升级与国内外政策环境的优化,创新药企业正在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同时,资本市场对于创新药的估值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市场对业绩、临床数据和商业化进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如何抓住这一股“暖意”稳步前行,是每个创新药企都将面临的重大课题。

  市场向好、政策利好创新药企迎发展新机遇

  2021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药品审评审批趋严以遏制“同质化竞争”泛滥的问题。

  过去几年,创新药大浪淘沙,一部分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具有独立创新能力和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企业逐渐显露头角。

  华泰证券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当前,国内创新药企高效、高质的管线开发能力已经被验证,在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下一代IO(肿瘤免疫疗法)、小分子GLP-1等多个细分领域中已达全球领先水平,客观上具备了进入下一高质量增长阶段的必要条件。

  市场环境向好的同时,相关部门也正在持续通过优化医保政策、支持商保以及推动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为创新药产业提供坚实的支撑。

  和铂医药(02142.HK,股价5.59港元,市值43亿港元)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劲松对记者表示,国家对生物医药特别是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在加大,这为医药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资本市场的变化,反映了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信心的恢复,特别是创新药板块,随着政策环境变化和市场热度提升,估值和配置都迎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对此持乐观态度,并相信这将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科济药业(02171.HK,股价16.76港元,市值96亿港元)董事会主席李宗海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称,当前的政策环境在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生物医药高度重视,尤其是上海等地,在推动生物医药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从国家医保丙类药品目录,到资金支持和一系列指导原则,多个部门协同推动,“这些都让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的未来充满信心,导致近期整个行业的回暖”。

  科济药业是一家专注于治疗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的创新细胞疗法公司,其研发的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因为其高昂的制备成本和售价,难以跻身国家医保目录。而这样的支付困境并非科济药业所独有,部分创新药企业也在经历类似的挑战。一般而言,进了医保就意味着大幅降价,要靠“薄利多销”摊薄研发成本,不进医保则可能意味着要放弃绝大部分市场,导致销售面临严重局限。

  而医保丙类药品目录将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聚焦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但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同时,丙类目录还将成为我国首个商保支付的国家级药品目录。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了满足需求,国家强调的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今后,我们不可能将每年上市的80到100个药品全部纳入一类目录,否则一类目录的扩张速度会非常快”。在此背景下,国内创新药产业需要寻找更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一些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价格极高,虽然部分患者能够从中受益,但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疗效。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罕见病领域,尤其是一些通过单臂试验批准的药物,其疗效可能不完全确切。”金春林认为,对于这些药物,丙类药品目录和创新支付机制可能可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尚未完全实施,但是否能够在丙类目录中落实创新支付,值得我们期待”。

  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的创新药支付体系预期,或许是本轮行情中创新药行业回暖的核心驱动力。据浦银国际近日发布的研报,创新药政策相关的重磅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厘清市场重点关注的商保丙类目录方面相关政策,短期可落地性明显增强。

  浦银国际认为,相关文件将有利于中国创新药行业长期健康积极发展。预计部分药品可能将被纳入丙类目录:惠民保中支出排名前列但目前尚未加入医保的抗PD-1/PD-L1药物,特别是部分进口药,如O药、K药等;创新属性强、临床价值大但尚未被纳入医保的ADC药物,例如戈沙妥珠单抗、索米妥昔单抗等。

  创新药企的估值逻辑在悄然转变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度过了一轮周期,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估值逻辑也在悄然转变。在前些年的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资本往往仅凭研发管线的“想象力”或是一两个Fast Follow(模仿性创新)的热门靶点就给予企业高估值,如今,投资者更看重企业中短期的经营情况以及研发管线的实际临床数据。

  马健认为,资本市场的价值评估逻辑正发生根本转变——从依赖海外对标的参照定价,转向聚焦本土创新的价值体系重构。随着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多创新管线浮出水面,未来1至2年,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认知和预期或将持续提升,这意味着,行业有可能迎来全新的、更具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越来越多中国创新药正在全球舞台展现实力。2024年9月,康方生物抗肿瘤药物依沃西成为全球首个在三期临床实验中证明疗效优于全球“药王”帕博利珠单抗的药物。

  中国也诞生了首个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2024年,百济神州旗下产品百悦泽的全球销售额总计188.59亿元,同比增长106.4%,在血液肿瘤领域进一步巩固领导地位。其中,美国销售额总计138.90亿元,同比增长107.5%,需求增长来自于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适应证中使用的扩大;欧洲销售额总计25.64亿元,同比增长195.4%,主要得益于该产品在所有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提升,包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

  在马健看来,更重要的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突破已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实际成果,并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一系列商业上的实质突破。比如,齐鲁锐格医药小分子管线以8.5亿美元首付款完成海外授权,礼新医药授权给默沙东的双抗项目预计达成总价值32.88亿美元的交易总额。

  他还表示,这些里程碑式的交易不仅刷新了该领域的金额上线,更突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医药产业以仿制为主的传统认知。这些大额交易也体现出,即便在资本周期调整与政策环境变化的压力中,中国药企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创新活力,很多管线的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更多前沿技术的引入与在研管线竞争力的持续提升,2025年有可能见证更多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和管线交易,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有望迈上新台阶。”马健表示。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开打“翻身仗”?创新药板块显著回暖 多位企业代表称行业迎来黄金机遇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2025-02-28 01:00:07 来自 江苏
这个市场还是有很多偏见,科技股可以靠概念或想象炒成市梦率,医药股大部分只能靠实打实的业绩才能给估值。[奸笑]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7
賺它一个亿666 回复 股友Yu0Ml8 : 医药让你活的久。除非你不想活的长了。[奸笑]
2025-02-28 10:47:11 来自 江苏
删除 举报 评论 1
秋风935912 回复 股友Yu0Ml8 : 医药不是科技吗?
2025-02-28 10:32:01 来自 广东
删除 举报 评论 1
还有2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置顶
2025-02-28 05:59:55 来自 上海
创新药企估值逻辑转变,更看重企业中短期的经营情况以及研发管线的实际临床数据。随着全球健康需求不断升级与国内外政策环境的优化,创新药企业正在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取消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一涨封顶 : 跌得一塌糊涂!又把韭菜们套住了[大笑]
2025-02-28 11:22:52 来自 福建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2-28 18:58:26 来自 广东
相信医药的春天不远了,最近的行情主语是ai,ai回调医药跟着回调,什么时候医药不是因为ai崛起,医药大行情就来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2-28 18:35:09 来自 江苏
中国也诞生了首个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2024年,百济神州旗下产品百悦泽的全球销售额总计188.59亿元,同比增长106.4%,在血液肿瘤领域进一步巩固领导地位。其中,美国销售额总计138.90亿元,同比增长107.5%,需求增长来自于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适应证中使用的扩大;欧洲销售额总计25.64亿元,同比增长195.4%,主要得益于该产品在所有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提升,包...[展开]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2-28 16:00:38 来自 安徽
!小作文该杀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5-02-28 15:11:06 来自 北京
黄金机遇来了 淅沥沥哗啦啦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