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形成人才“强磁场” 一年新增高技能人才5.2万人
2025年02月25日 17:26
作者: 安宇飞
来源: 证券时报网
1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21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才!”目前深圳已经成为全国人才的“强磁场”。

  2月2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开幕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深圳市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全年深圳新引进人才入户10.4万人,新增高水平创新团队36个、高层次人才2000人、高技能人才5.2万人。

  “我们要让每一个人才都能够成为我们深圳的宣传大使、人才大使,让全国、全世界都能听到深圳的声音,都能知道深圳爱才、惜才的政策和引才的决心,深圳就会汇聚大批人才来共同建设深圳、发展深圳。”深圳市人大代表、宝安中学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刘春景向记者表示。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国最多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深圳市入选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的人数均创历史新高,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该年度,深圳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达46.1万人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这背后,是深圳坚持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制定实施了全球人才汇聚、特聘岗位引才等项目,推行高层次人才举荐制、直认制。2024年,深圳市成功举办深圳人才日、企业家日系列活动,西丽湖论坛、光明科学城论坛、青年科学家50论坛影响力持续提升。

  展望2025年,深圳将如何在人才领域发力?覃伟中表示,深圳将全力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滚动完善“三个更加”人才政策体系,不唯地域、不问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遗余力引进、培养、使用、协作和服务各类人才。

  2025年,深圳将树立全球视野更大力度引进人才,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顶尖人才、企业人才、创业人才、青年人才汇聚项目,创新海外引才、联合港澳引才机制,加强国际科技人才交流合作。

  此外,深圳还将着眼自立自强更高质量培养人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探索从初高中到本科的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加强与高水平大学、一流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共建人才协同协作平台,高水平建设深圳河套学院、零一学院,深入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广东省产业“新工匠”培养计划,建设一流产业工人队伍。

  在创新创业方面,深圳将开展市场主体培优育强行动,构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发现和培育壮大机制,完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到世界一流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2025年预计新增“个转企”1000家、“小升规”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

  与此同时,深圳将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高水平打造科创学院,开展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支持项目500个以上,建立健全潜力型初创新锐企业和项目团队发现跟踪扶持机制,推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发展。

  在金融方面,深圳将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鼓励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我们要始终向全球敞开‘深爱人才、圳等您来’的怀抱,聚天下英才在深圳追梦逐梦、创新创造,施展更大抱负、书写精彩华章。”覃伟中表示。

  代表热议人才培养话题

  在今年深圳两会,“人才”也成为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刘春景认为需要发展科学教育,他表示:“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科学教育是培养创新拔尖型人才的特别有效的路径。”

  “深圳是一座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无论是师资优势,还是地域资源,可以说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后面我想从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有教师专业发展上,能够做进一步的探索,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刘春景表示。

  深圳市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表示:“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人才培养,要做出革命性和颠覆性的科技成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要对此抱以足够耐心。”姜虹认为,一个人才的成长和城市环境、高等教育等多方面都有关,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深圳有较好的基础,要认识其客观规律,保持足够耐心。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介绍,该团队负责人陈卓昱3年前才到南方科技大学,在薛其坤院士的领导下从零开始组建超导机理实验室。

  姜虹认为,科技创新的空白领域非常多,DeepSeek能从人工智能领域冲出来,深圳也可能从别的领域冲出来。

  校对:王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深圳形成人才“强磁场” 一年新增高技能人才5.2万人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