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CXO行业并购狂潮来袭:龙头企业加速“抄底”,抢滩被低估“优质资产”
2025年02月19日 20:36
作者: 于娜 张斯文
来源: 华夏时报
7人评论
21
12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经历深度调整的背景下,CXO(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领域近期掀起并购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全球范围内已发生超过20起重大并购交易,涉及金额突破150亿美元,标志着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源整合期。

  2025年1—2月国内CXO行业已披露至少4起重大并购案例,涉及金额超50亿元,覆盖CRO(合同研究组织)、CDMO(合同开发与生产组织)等关键环节。

  其中,以奥浦迈并购澎立生物为例,前者主营培养基与CDMO服务,后者专注临床前动物实验;再有雅本化学收购皓天科技旨在扩充GMP产能,提升创新药工艺开发能力,强化原料药与制剂环节协同效应;毕得医药收购Combi-Blocks, Inc.意图整合全球供应链,拓展北美市场,增强高附加值砌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昭衍生物收购龙沙集团广州工厂后可以获取成熟生物药生产基地,快速切入大分子药物CDMO赛道。

  一位不具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CXO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行业低谷期往往成为龙头企业整合资源的最佳窗口。在繁荣阶段,优质标的估值过高且稀缺,而行业进入调整期后(如2024年创新药投资寒潮),部分中小型CXO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估值趋于合理。

  龙头企业主导并购潮

  奥浦迈(股票代码:688293)于2025年2月9日宣布通过“股份+现金”方式收购澎立生物控制权,后者在免疫肿瘤学模型构建领域拥有14项核心技术专利,交易完成后将实现从基因治疗到临床前研究的全链条覆盖。

  资料显示,奥浦迈是一家专注于细胞培养产品与临床新药工艺开发制备和生产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其业务主要由培养基产品及CDMO服务两部分组成。近年来,受生物医药行业整体遇冷等因素影响,奥浦迈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2024年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2033.22万元,同比减少62.37%。此次收购被视为奥浦迈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被收购方澎立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最早聚焦于创新药临床前药效学研究评价的公司之一,主要为创新药企提供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评价以及药物发现等服务。该公司曾于2023年3月独立冲刺科创板IPO,但因市场环境变化于2024年2月撤回申请。此次被奥浦迈收购,或许是澎立生物在IPO折戟后谋求曲线上市的路径。

  与奥浦迈类似,雅本化学(股票代码:300261)在业绩压力下,选择收购了皓天科技这家未能成功IPO的公司。对此,外界认为是公司在医药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同时也是对自身业绩压力的一种应对。

  近年来,雅本化学面临业绩困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9.4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672万元,全年预计亏损1.85亿元至2.65亿元。

  在此背景下,收购皓天科技被视为其拓展医药业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此外,皓天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曾于2023年冲击科创板IPO未果,2024年又试图通过莫高股份曲线上市,但最终均未成功。

  相比之下,毕得医药的收购意图有所不同,全球化战略布局是公司收购的主要目的。

  2025年1月13日,毕得医药(股票代码:688073)宣布计划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美国药物分子砌块企业Combi-Blocks, Inc.(下称“Combi”)100%股权。此次收购旨在通过产业横向跨境并购,进一步完善毕得医药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其在全球分子砌块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据了解,Combi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全球分子砌块行业重要企业,拥有超过12万种常备分子砌块现货库存。此次收购的交易方案较为复杂,毕得医药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珠海维播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维播投资”),间接控制Combi。这一策略旨在降低收购风险,同时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对Combi的间接控制。

  昭衍生物的收购案例同样瞄准出海市场。

  2025年1月20日,昭衍生物宣布以资产交易的方式成功收购龙沙集团(Lonza)位于广州知识城的大分子CDMO工厂。此次收购被认为是昭衍生物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步,旨在提升其在大湾区的服务能力,并辐射整个亚太区市场。

  龙沙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医药CDMO企业之一,其广州工厂于2021年全面投入运营,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然而,由于全球医药外包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市场需求变化,龙沙集团决定关闭该工厂。这一决策为昭衍生物提供了收购机会。

  此外,还有药明康德在2024年第四季度,先后完成对两家国内临床前CRO企业的控股收购。凯莱英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基因治疗CDMO公司Vigene Biosciences等案例。

  行业有触底反弹迹象

  众多头部企业发起并购似乎有些“低价扫货”的意味。

  2024年年初,CXO板块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冲击,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龙头企业股价多次跌停,拖累板块指数一度下跌超30%。不过,在当年12月,美国国防授权法案(NDAA)未纳入生物安全法案,缓解市场担忧。

  同时,随着企业回购(如药明康德累计回购20亿元)、海外订单恢复及政策风险边际缓和,板块自2024年三季度起开启估值修复。以药明康德为例,其股价从2024年1月的42元反弹至2025年2月的62.5元,涨幅达48.8%。

  最新的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A股CXO行业的平均市盈率(PE-TTM)约为24.91倍。但从历史数据来看,CXO行业目前估值处于较低位置。例如,2021年5月,CXO板块市盈率曾高达98倍。

  不仅如此,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助力CXO企业并购。

  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医药产业应具备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医药产业并购重组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证券日报》认为,我国医药行业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缺乏大型制药龙头企业,尤其是全球性的制药巨头。通过并购重组,医药行业可以实现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企业能够进一步延伸、整合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综上所述,医药行业并购重组潮的兴起,是资本市场、政策导向、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战略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并购重组,企业不仅能快速补全业务板块,还能实现多元化布局,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随着更多政策的落地和市场环境的优化,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更多并购重组案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3
原标题:全球CXO行业并购狂潮来袭:龙头企业加速“抄底”,抢滩被低估“优质资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5-03-04 08:51:44 来自 四川
雅本就是世界第一的优质资产。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2
2025-02-20 09:32:22 来自 浙江
耐心持股,可能要大涨了![鼓掌][看多][看多][看多]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2
2025-02-20 08:40:22 来自 江苏
其它不好说,牙本肯定是忽悠.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2-19 22:32:38 来自 江苏
像小丑一样,东倒西跳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2-19 21:32:57 来自 山东
并购了个寂寞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