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非遗美食丨陕北“甜甜圈”油馍馍,春节里的序幕曲
2025年01月29日 16:30
作者: 刘欢
来源: 新京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过年吃个油馍馍,来年富贵又吉祥。”在陕北,有一种美味的“甜甜圈”——油馍馍,在每一个陕北人的记忆里,油馍馍与春节紧密相连,当冬季的寒风中弥漫起炸油馍馍的香气,人们就会恍然大悟,一年又过去了,春节又来了。一份炸油馍馍就此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曲。

  油馍馍是陕北人春节的第一个礼品,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美食,这是用当地的软米、黄米制作的一种美食,由于形状酷似铜钱,又有着圆润的轮廓,象征着富贵吉祥、团团圆圆,是陕北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寄托。

  在陕北,这一美食还有着不同的别称,每一个别称背后都藏着一段独特的文化密码。有的地方叫“油圐圙(kū lüè)”,“圐圙” 一词在方言中常用来形容圆圈,更凸显了油馍馍的外形特点,听起来还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还有不少地方称油馍馍为“油活拉”,意思是没有具体规定的油炸食品,这主要是由于过去困难时期,人们会在制作油馍馍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玉米面,不是正宗的油馍馍,因此得名“油活拉”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油馍馍不仅是一种舌尖上的享受,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传统美食。追溯油馍馍的历史,虽难以精确考证其起源,但它在陕北地区代代相传,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油馍馍从最初满足温饱的食物,逐渐演变成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年节美食,成为陕北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陕北油馍馍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要选用上好的软米和黄米,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浸泡,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变得饱满而富有韧性。接着经过沥水、磨粉、过箩这一系列操作,确保面粉的细腻均匀。制作时,将四分之一的面粉用开水烫成糊状,放入锅中蒸熟,这一步是为了增加面团的黏性和独特口感。蒸熟后的面糊与剩余面粉充分融合,放入盆中等待发酵。待发酵完成,加入适量碱水,中和面团的酸度,让其口感更加适宜。最后,将面团捏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炸至金黄即可捞出,稍微冷却后即可品尝。口感外脆里糯,松软香甜。

  2011年6月,陕北油馍馍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为油馍馍赋予了全新的文化内涵。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民间美食,更是成为了陕北地区的文化名片,代表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风情与深厚底蕴。如今,每到春节前夕,陕北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依旧延续着做炸油馍馍的传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协作,揉面、捏饼、炸制,欢声笑语中,浓浓的年味弥漫开来。

  如今,油馍馍在陕北地区的文化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庆典活动里,油馍馍常常作为特色美食被摆上餐桌,招待四方来客。甚至在一些文艺表演中,也会出现制作油馍馍的场景,演员们通过生动的演绎,向观众展示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传递陕北的饮食文化魅力。

  新京报记者刘欢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6
原标题:春节非遗美食丨陕北“甜甜圈”油馍馍,春节里的序幕曲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