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顾颖
贵阳市乌当区,13.6万平方米的振华新天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内,振华科技携旗下子公司与多家企业布局其中。
1997年6月,按照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振华”)“三优叠加”(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资产)的原则,振华科技以敢为人先的气魄,重组多家企业并挂牌成立,同年7月登陆深交所,成为贵州第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为后续中国振华整体减亏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立近30年来,振华科技胸怀“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致力打造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数字化研发赋能、智能化生产赋能、智慧化管理赋能等三方面不断发力,踏上了节能高效、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追寻之路。
“我们正在着手打造互联互通的产业园区,实现能源物流高效运转,以更高的协同效应,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振华科技总经理沈建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创新求变,百折不挠
提到振华科技的控股股东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当地人总会感慨,曾经的“麻山瑶山”,现在已是“金山银山”。
字眼变化的背后,折射出这家老牌国企的华丽转变。
“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给了中国振华第一次生命,全国各地调集而来的专家、工程师及职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汇聚于此,几代振华人共同努力、劈山开路、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中国振华深厚的发展根基。”沈建华告诉记者。
如今,前辈们播下的种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中国振华也将诸多“第一”写进了自己的历史:1966年12月,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晶体管DJS-121型电子计算机;1977年7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数字试验卫星地面站……
因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中国振华也曾陷入发展困境;改革重组,让企业生命重新焕发活力。1996年,中国振华决策,将在贵州的“三优”企业实行重组上市。1997年7月,通过改革重组而来的振华科技,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经历了转型阵痛的中国振华“凤凰涅槃”,从最困难的时期中走了出来,迎来了第二次生命。
彼时,振华科技上市,募集资金5.32亿元,陆续投向了片式钽电容器生产线技术改造、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技术改造、陶瓷外壳结构真空开关管技术改造、光纤接入设备生产线技术改造等方面,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耕电子元器件行业多年,振华科技已经形成了一揽子成熟可靠、技术指标优异的产品集合,成为国内高新电子元器件领域产品体系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胎于三线建设,振华科技从成立开始就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时代使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始终是支持振华科技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的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瑰宝和制胜法宝。”沈建华表示,“三线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振华人创新求变、百折不挠、勇攀高峰。
双轮驱动,飞跃发展
通过资本赋能产业发展,振华科技始终于时代进步、科技进步同频共振。
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后,振华科技又实施了一次配股融资,并先后完成了四次增发,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累计在资本市场募资超过50亿元。
“通过在资本市场融资,公司一批高科技项目、新上项目得以实施。”沈建华告诉记者,每一次募资都在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上解了燃眉之急,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迭代发展。
“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的入主,为振华科技注入了发展新动能。”沈建华称,振华科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有了较好基础,但整体盈利能力较低,此前长期处于微利状态,中国电子的强大资金实力与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市场地位,恰好能弥补振华科技的短板。
借助中国电子的厚实平台,振华科技又一次迸发出新活力。2012年以来,振华科技一方面逐步剥离与电子元器件不相关或盈利能力较低的资产,另一方面借力资本市场,推动着从大到强的自我革新。
通过合资、投资、控股等方式,振华科技培育并壮大了旗下的深圳振华富、振华云科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电子元器件企业,后者在各自领域成为佼佼者。
有了资本与产业的双轮驱动,振华科技取得了飞跃式发展。2019年至2023年,振华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6.68亿元、39.50亿元、56.56亿元、72.67亿元和77.89亿元,一步一个台阶;归母净利润则从2019年的2.9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6.82亿元,增长了近8倍。
创新机制,攀“高”而行
要构筑“创新高地”,就必须克服人才储备不足、自主创新动能不强、核心技术突破困难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科技创新的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持续蓄积科技创新动能、释放人才队伍活力,振华科技与旗下各子公司搭建了以技术中心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并在国内创新活力充沛的地区建立了区域研发中心,同时,改革科技投入机制,以加大保障研发投入的力度。
“激励企业加大精准投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的KPI考核指标中,研发投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既要保经营绩效,也要保研发投入,振华科技通过考核导向的改革,来保障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不减。”沈建华说,研发投入的精准和高效,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振华科技对旗下的11家子公司划分了主责主业,鼓励在各自主业和专长领域做深做强,避免内部企业之间的低效竞争和重复投入。
据介绍,2014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振华科技累计研发投入达18.9亿元,近五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达到6%以上。振华科技也因此收获了一批含金量十足的专利。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1635件,其中发明专利453件、软件著作权58件,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内外标准200余项。振华科技旗下有9家子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6家子公司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集聚人才、激励人才,离不开企业人才机制的改革创新。为解决西部地区人才短缺的难题,公司制订了“凤凰引才”专项计划,打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通道,建立了“赛马”竞争机制,激活了良性竞争,同时,用好股票期权、超额利润分享、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的“工具箱”,稳固和壮大了人才队伍。
开辟新发展领域,塑造新发展动能,振华科技紧紧拥抱新质生产力。围绕数字化研发赋能、智能化生产赋能、智慧化管理赋能三个方面,振华科技在持续发力。
沈建华介绍,近年来,公司投入了多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聚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逐步实现精益生产,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对生产线进行柔性改造,改变原有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的生产模式,提高柔性制造能力和单批量规模,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未来,振华科技将稳步推进新型阻容元件、半导体功率器件、混合集成电路柔性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充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大力拓展元器件集成类产品、高可靠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品实现中高端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先进产业集群,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综合配套能力强大的电子元器件专业化供应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