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可以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市人大代表、市交通委审计处处长张蕴建议,进一步优化上海的创新生态,培育更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足量的早、初期企业作为树苗,就难以有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成长为国际巨头类的参天大树。”张蕴指出,上海产业体量大,对当期、近期产出和税收比较重视,但有些科创基金受短期化目标导向影响,出于避险动机和业绩压力,有时倾向于把资金投到“短平快”的领域,因而未能扶持出更多的瞪羚和独角兽企业。
科技企业在早、初期只有技术和市场前景,股权性融资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越过了“死亡谷”之后、上市融资之前的阶段,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动机更加强烈。张蕴介绍,一些城市实行了投、保联动,扶早、扶小,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又向科创基金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北京中关村集团扶持了科大讯飞、高德软件,深圳高新投集团则扶持了华为、比亚迪、中兴、大疆等等。”
相比于我国其他的科技创新引擎城市,上海在聚集、原创、辐射、驱动和主导等功能上,还没有建立起显著的优势,科创功能综合指数、科技型企业数量和实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生态和科创机制还需优化。
“上海既有优质科技项目,也有较为充足的资金,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尊重科技企业发展和科创基金运作规律的科创机制。”张蕴建议,要继续引导国资和财政性科创基金向早、初期小微型科创项目投入更多资源,并给社会科创资本留出更多发展空间,尽量引入真正的市场化激励机制。
同时,还要发展专业性科技融资担保机构,降低科技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目前,上海共有27家融资担保机构,对科技企业的扶持规模合计约为110亿元,占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的比例约为15%,还有不小提升空间。张蕴建议,对融资担保机构实行分工,进一步细化功能,发展专注于科技企业,尤其是专注于早、初期科技企业的专业性科技融资担保机构,有效降低科技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中关村集团聚焦中关村园区,深圳高新投集团则将整个深圳特区作为‘大园区’来服务,它们结合园区实行投、保联动的特征明显,效果显著。”张蕴表示,上海能够做到投、保联动和科技担保在园区落地的园区并不多。对此她建议,要实现科技担保与科技投资在园区的落地协同,促成各个区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各区科技园区落地,并与科创基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专注早、初期科技企业融资担保,打造上海的中关村科技担保和深圳高新投担保。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