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姚嘉莉)全国每4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广东造”,大疆占据全球80%以上民用无人机市场,近三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近一半落户深圳……记者从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15日召开的省直部门专场记者会上获悉,广东科技创新集聚成势,梯次化产业格局初步构建,开放创新生态逐步形成。深圳凭借坚实的创新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创造了“新势力”。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介绍,广东科技创新集聚成势,梯次化产业格局初步构建。支持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7大未来产业全面发展。电子信息产业1-11月同比增长13.7%,持续引领全国;新能源汽车1-11月产量已达315万辆,全国每4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广东造”;低空经济领域,大疆占据全球80%以上民用无人机市场,亿航智能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全球首获适航审定“三证”;生物制造领域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模式,近三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近一半落户深圳。
此外,开放创新生态逐步形成。以港澳为窗口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特别是加快建设首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吸引集聚440多家科技企业、20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以及超1.5万名科研人员,布局建设新型光电材料与成像器件等一批中试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逐步提升。
接下来,广东将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艾学峰表示,首先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解决新质生产力“成长的烦恼”。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资源富集、机制畅顺、动能强劲的科技创新核心引擎。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广深圳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4个90%” 的经验,让企业在创新中真正站C位、唱主角。
其次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做大产业“基本盘”,推动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另一方面培育发展“生力军”,将集成电路、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成新的万亿级、5000亿级产业集群;同时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