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元以上新阶段后,上海如何继续保持增速?
1月15日上午龚正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后,这一话题在两会会场内外迅速引起关注。
近年来,上海经济总量接连迈过重要关口,2017年突破3万亿元,2021年突破4万亿元,如今又突破5万亿元,超越了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
而在内外部挑战交织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GDP增速预期与上年相同,仍为“5%左右”。
这个5%,是基于更高基数的5%,也是在深受外部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面临自身新旧动能转换考验下的5%。从难度看,堪称自我加压。
但作为承担“挑大梁”责任的经济中心城市,并处理好稳就业等一系列重点任务,5%又不可或缺。
挑战显然艰巨。何以5%?不妨看几个词。
第一,全员劳动生产率。
对比其他经济总量超过5万亿元的顶级城市,上海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劳动生产率。这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
随着人力成本、空间、生态环境等硬约束不断增强,以及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变革趋势,早期相对低成本、粗放式、快回报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一些传统支柱产业近年遭受冲击,除了外部因素,劳动生产率相对不高、甚至明显落后于变革,更是重要因素。
提升劳动生产率,最直接的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去年初,外界普遍预测,上海面临产业转型和产能转移困境,工业增长压力增大。但一年来,在科技创新牵引下,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先导产业、战新产业快速增长,帮助工业企稳。
高端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和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上海是全国工业重镇,要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尤其是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牵引产业结构和运行方式的重大变革,以此提升劳动生产率,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攻坚战。
这里有许多挑战,反过来说,挑战就是机会,就是从“高”迈向“更高”的方向和抓手。
第二,转型。
去年底的市委全会指出,上海已进入“深度转型”阶段,迫切需要城市全方位转型升级。
除产业结构外,贸易业态、发展空间、外资企业等,均面临转型攻坚战。这些攻坚战,又与产业转型升级相互交织、互为影响。
深度转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转变,需要从底层逻辑着手,改革一系列方法、机制。没有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就无从谈起。要转型,一定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彻底告别陈旧思路。
2024年,上海打了不少“创新转型战”。比如功能性国有企业的一系列改革,比如低效土地盘活利用,比如多措并举降低工业企业成本,又比如对一些重点区域产业定位、特色的重新布局,以及针对地区招商引资推出的规范性措施等等,其核心归根到底就是一个词:降本增效。
提升投入产出比,才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有更为可观的增长空间。这是增效。而增效必须基于降本,降本则来自改革。
包括前年起试点、去年起推开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其实质就是要让每一分钱用到实处、用出实效,最大程度控制成本、提升效能。
可以想见的是,在多重约束特别是资源约束进一步趋紧的情况下,更进一步的增长,未必都求大规模,却一定强调高质效。何以高质效,很重要一条是,基于自身特色禀赋,找到最可能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盲目铺摊子,追求“大而全”,甚至内卷内耗。
表面“大而全”背后往往是“小散乱”,哪怕能带来短期收益,要实现真正的进一步跃升,该舍弃的也必须坚决舍弃。
同时,“转型”在另一个层面,也意味着拓宽视野,拓展潜在市场。
这在外贸领域表现得最为直观——外部冲击下,上海原先的外贸结构已面临深度调整需要。这个调整,既有进出口市场布局的调整,也有产品结构的调整。
从布局看,上海要做的,就是要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的量。既要稳住盘子、做大盘子,也要在这个过程中优化结构、分散风险,个中考验就翻了许多倍。
产品亦然。评估表明,在高关税甚至超高关税情况下,中低端产品出口会迅速被替代,高端产品则仍具有相当竞争力。这是贸易的韧性。产品能级高,才有韧性,对一座经济外向型城市来说,贸易的韧性,直接影响城市的韧性。这还是要回到转型的本意上来——转型,是为了升级。
还有一个词:“联动”。
越深层次的改革越强调系统集成,越到高层级的增长也越需要系统性方式提供动力。
比如“五个中心”,近年来反复强调整体效应——各中心之间要相互联动赋能,每个中心的具体任务板块,也要找到一个支点,撬动全局的提升和增长。
换言之,今天的5%背后,是“从点到面”“从点到链”“从表面到深层”的突破。
量的增长,核心还在质的提升。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