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年旅游市场如火如荼,被称为“反向春运”的旅居式养老出圈蹿红。
1月15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驻地,来自医药卫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海淀区政协常委、海淀区妇联副主席、何氏浩生(北京)国际中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非遗传承人何银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老年人养老的观念和需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应加大个性化服务供给,为这部分对品质生活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消费服务。
何银萍认为,现在老年人的养老分三大部分: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养老,健康老人的居家养老和活力老人的旅居养老。以旅居式养老为例,北京的一些老年人会到全国环境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包括北京的一些生态涵养区进行康养生活,也就是养老生活、享老生活。
在老年人旅居的过程中,将直接产生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景点门票费等,此外,在旅居养老过程中老年人也会消费养老用品和购买养老服务。通过调研何银萍观察到,大部分老年人觉得在这方面的支出是值得的。
“目前,北京常住老年人口有500万人左右,2025年又将迎来一个退休的高峰期。”何银萍说,在离退休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活力老人,他们精力旺盛且有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如何去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以此来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对此,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定制化养老服务是应该尝试、值得探索的路径。何银萍认为,不能“一刀切”式地提供养老产品、设备、设施和服务,“有一些老年人的需求是追求品质生活和品质消费,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供给产品和服务”。
在旅居养老方面,何银萍建议在旅游、旅居过程中为老年人提供一些个性化的特色路线选择。就北京而言,北京以及周边有许多美景、美味,也有很多“好故事”,可以把这些串联起来,作为养老旅游的路线。
何银萍举例说,她发现相当多的老年人喜欢非遗项目,喜欢听非遗传承人讲故事。“我甚至在想,能不能把北京市各区的非遗项目串联起来,让老年人‘走一走’各区的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互动,形成一条专门面向老年人群体的特色旅游线路,从而打造成个性化、定制化的养老服务。”
“发展银发经济是政府、国企、民企携手共同努力的方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银发经济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蓬勃。”何银萍也坦言,在银发经济的很多领域,企业进入的门槛并不是很高,这也需要进一步对行业加强监管。同时,她也希望政府部门给予企业主体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链接。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