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月中下旬,全国多个省份密集进入“地方两会”时间。
每年全国两会前召开的“地方两会”,往往被视为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相比往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从各地两会透露的信息来看,将围绕大力提振消费投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等做足文章,确保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扩大内需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个省份公布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第一财经注意到,尽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受各种因素干扰出现一些波动,但各地依然在经济发展预期上彰显了稳定增长的决心。
经济增速目标是经济发展预期的体现。围绕稳增长,多地明确提出2025年GDP增速目标。其中,广东、北京、上海、天津、广西、黑龙江等地2025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均为5%左右。此外,河北提出增长5%以上,福建提出增长5%~5.5%,浙江、湖南、吉林提出增长5.5%左右,内蒙古、海南则提出增长6%左右或以上。
中国银行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宏观政策加力显效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全国GDP增长5%左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2025年全国经济增长指标应该定在5%左右,这是预期引导,也是信心表达,是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如何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地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趋协调,也成为地方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了下一年重点任务首位。而在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内需也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也将大力提振消费置于2025年重点工作的首要位置。报告提出,要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国际光影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
根据上海市区域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印发的《〈上海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上海将围绕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实施商圈能级提升行动,打造特色化、差异化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每年新增各类品牌首店800家以上。
浙江省明确提出,要提振和扩大消费,切实增强消费促发展基础性作用。培育壮大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会展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提升商圈经济、夜间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打造更多精品项目、爆款IP。扩大生活性服务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推动入境游加快复苏,全面提升境外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便利度。
投资是内需的另一重要方面。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投资提质提效被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
经济大省广东提出,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交通方面,将建成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等交通项目,并开工建设多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产业方面,将推动惠州埃克森美孚一期全面达产及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中海壳牌三期建设,推动湛江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建成投产。
今年海南正值“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报告提出,将进一步细化完善封关软硬件条件,制定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配套管理办法。目标方面,海南提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而去年海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6.5%左右,对比之下今年目标明显提速。
制定科技创新“路线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各经济强省今年在科技和产业创新方面也制定了具体“路线图”。
上海2024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今年上海提出要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月15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4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上海启动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过去一个月内,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动作频频。先是在去年12月30日举行了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首批遴选生态合作伙伴签约暨第二批遴选申报发布仪式,发布了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和上海大模型基金。又在今年1月8日发布了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策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管理人、上海未来启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凡杰介绍,基金规模100亿元,周期15年,将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聚焦在推动上海和中国“0-1”原始创新的转化。
上海提出,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眼产业高端化,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加快塑造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研究布局。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同样作为我国三大国际科创中心之一的北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筑牢首都人才竞争优势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
关于2025年重点工作,报告提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央地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九大专项攻关行动,围绕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领域再布局一批新型研究创新平台。以创新需求为导向谋划新一轮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年行动,加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平台建设等。
经济强省广东,去年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
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广东将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将1/3以上的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享。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
以改革手段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坚决打击、遏制“远洋捕捞”的强烈共识下,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发声。1月14日,浙江省代省长刘捷在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浙江将认真抓好11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根据2024年11月20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的公开通报,去年浙江省聚焦趋利性执法司法顽疾,开展专项监督,共帮助123家企业解冻账户资金7000余万元、解封房产6套、解除扣押汽车20辆。
对“远洋捕捞”坚决打击,并持续以改革手段优化营商环境的,不只有浙江。
1月13日,2025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即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有效激发发展活力,具体包括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同一天,202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2025年政府工作要着力把握坚定发展信心、遵循经济规律等五个方向,重点工作任务则包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化财税等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月14日,202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十大重点工作,包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比如加快推进第一批12项重大改革事项落地见效;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送解优”行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等。
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1月7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提出,各地区不得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经营主体财产,不得违法开展异地执法或实行异地管辖,依法防止和纠正逐利性执法司法活动。
在1月13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最高检对一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最高检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健全检察环节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完善产权司法保护制度。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