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向社会发布。当天,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介绍,2025年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具体为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放大撬动效应。同时,他还透露,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总规模比2024年将有大幅增加,具体数额将在2025年全国两会时向社会公布。
南都记者了解获悉,继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首次被纳入到“两新”政策支持品类外,轮胎、机油、配件等汽车售后市场也首次纳入国补。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纳入“国补”
“2024年7月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推出之后,8月份全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由前一个月同比下降2.4%,迅速转变为同比增长3.4%。此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9-11月份分别同比大幅增长20.5%、39.2%和22.2%。”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称,“两新”政策激发消费活力效果非常明显。
赵辰昕透露,今年将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8类增加到2025年的12类,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20%的补贴,“我们考虑到居民家庭的实际需求,将每位消费者购买空调产品最多补贴1件增加到3件,特别是还顺应群众的期待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此外,继续大力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据了解,今年也是全国首次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根据此前国新办的会议,将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按照其中提到的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要求来看,将有不少手机产品超出这个范围。而在6000元以下的手机品牌中,荣耀、小米、华为等品牌最为畅销,也最可能从国补中受益。
广州的曾女士率先尝鲜,在电商平台上以旧换新淘汰了用了五年的iPhone 11,换成oppo最新型号的手机,换新专项补贴300元,再加上旧机回收价900元,总共优惠了1200元拿下新机。
据中国联通研究院发布的《2024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国内去年上半年5G手机1501-3000元价位段销量占比最高,其次为6001元以上价位段。3000元以内价位段中,荣耀凭借X50等机型稳居销量榜第一。3001-4500价位段中,小米凭借其旗舰产品XIAOMI 14为代表的产品领跑该价位段市场。4501-6000价位段中,苹果凭借iPhone13、14、15为代表的产品系列,销量遥遥领先,喜提该价位段销量冠军;小米和华为则分别凭借XIAOMI 14 PRO等机型和HUAWEI PURA 70等机型,交替位居销量榜第二第三名。
南都记者留意到,去年也有部分地区上线3C产品的专项补贴。去年11月28日,江苏3C数码产品补贴专项活动正式上线。消费者在江苏省各地的指定店铺内购买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时,最高优惠可以达到1500元,补贴的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含机身、套机,不含镜头等配件)、智能手表、学习机、翻译机、无线蓝牙耳机。补贴标准是产品成交价格的15%,最高可优惠1500元。活动时间为2024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为了获取购机补贴,在小红书,甚至有不少网友分享从外地赶去江苏购买手机的经历。
对于数码产品纳入国补范围,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南都记者,手机和平板,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其二,手机是高频更换的设备,本身就有很大需求,“综上两个特点,手机和平板纳入国补将有效提振消费,且手机的提振还不会透支未来,因为本身就是高频更换的设备,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抓住契机,扩大规模,另一方面是抓紧布局应用生态,比如AI手机要落地,推动手机业新一轮应用革命。”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则是告诉南都记者,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纳入国补,对消费市场和企业产生显著提振效应。消费者享受更低的购买门槛,可激发购买欲望,促进消费市场发展。企业则面临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加速数码产品更新换代,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汽车补贴延伸至车后市场
在汽车行业,两新政策同样激发了消费活力。赵辰昕透露,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全年国内零售量达到1100万辆。
在整车领域,以旧换新置换补贴的消费和产业带动效果已经得到了印证。2024年,汽车领域的置换补贴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汽车产业上下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更加活跃,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赵辰昕表示,今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
目前,也有地区已经发布了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如云南省商务厅公告显示,个人消费者报废2012年6月30日前(含当日)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含当日)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含当日)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1.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车后市场也迎来政府补贴。1月14日,京东养车宣布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将从轮胎品类全面拓展至汽车后市场全品类,包含轮胎、机油、配件等,届时相关商品可享受销售价格10%的补贴。这也是国内以旧换新政府补贴首次全面覆盖汽车售后领域。
京东养车负责人表示,在广东省商务厅、广州市商务局和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指导下,京东养车将全面启动汽车后市场以旧换新补贴升级,补贴将覆盖轮胎、机油、配件等全品类商品,全国消费者购买相关商品可享10%的补贴,“补贴商品均为国内外知名品牌通用品,以轮胎为例,已包括米其林、马牌、固特异、韩泰、普利司通、佳通、朝阳、玲珑等品牌主流型号”。
“京东养车去年11.11期间在全国首次推出轮胎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带动轮胎品类订单增长100%”,京东养车负责人现场分享到,“京东养车将在补贴力度、品类覆盖、资源扶持、服务保障四大方面进行升级,通过京东养车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放大以旧换新促消费的势能”。
以旧换新资金向成效较好地区倾斜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配方面,赵辰昕介绍称,2024年加力实施时,是综合考虑了各地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测算确定了各地资金分配规模。今年将把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各地执行情况作为新增的一项因素,进一步优化资金分配,目的是要向2024年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有所倾斜。
去年哪些地区的工作成效最好?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自2024年9月启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以来,截至10月20日已累计实现销售额489.1亿元。1-11月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
而根据上海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上海纳入国家补贴的8大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到40%。在超长期国债以及上海市节能减排资金的双重加持下,上海去年家电“国补”使用补贴资金额度超10亿元,促进销售额近60亿元。
根据北京市商务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合计申请量超过10.4万辆,实现销售额256.5亿元;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产品165.6万台,实现销售额约90亿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3.5万辆,带动新车总销售额超过9600万元。在政策带动下,北京市9月、10月家电品类单月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0.7%和24.1%,1-1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5.5%。
对于赵辰昕提到的资金分配要向2024年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有所倾斜,盘和林表示,“对于工作好的地区要加码,这符合政策的目标,政策给出来就是要用的,未来各地区可能围绕以旧换新政策展开区域竞争,争当内需拉动的排头兵,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
随着全国各地的补贴细则出台,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也已经根据地区上架了国补专场。在天猫,8大家电品类至高补贴2000元,叠加年货节补贴,低至6折。目前,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吉林、辽宁、广西、海南等省市率先在天猫发放政府补贴。
天猫和京东的国家补贴专场。
京东也表示将通过加大备货、品类扩容、新品上新、组合优惠等形式,做好两新政策的承接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以旧换新产品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推进中,国家也鼓励各地自主确定和增加补品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换新需求。
例如,在京东有关家电国补的湖北会场,新增了跑步机、电动牙刷、咖啡机、血氧仪、按摩器、足浴盆、游戏机等智能产品;吉林会场也将消毒柜、电吹风、榨汁机、投影机、学习机、打印机等品类纳入补贴范围,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智能产品选择;在福建会场,可以看见瓷砖、吊顶、涂料、灯具、电线电缆、垃圾处理器等多种家居建材产品同样享受补贴,满足了居民装修方面的需求。
朱克力告诉南都记者,电商平台推出国家补贴专场活动,有望为春节前的消费热潮增添动力。电商平台凭借渠道和资源优势,承接国家补贴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商品选择和便捷购物体验。
盘和林也表示,年底,随着年终奖发放,很多老百姓手上有一笔可动用的钱,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能够有效拉动消费,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平台的作用,就是改善消费者消费体验,增强消费者信心,从而利用好时机。”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