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3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7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855亿元。
央行在1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对此,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金融机构在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的同时,更注重长期稳定资金的供给,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项目投资,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贷款利率持续下行,降低了实体部门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和居民的投资积极性。
社会融资方面,央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比2023年少3.32万亿元。另外,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
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在前述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结构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全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7.05万亿元。二是金融体系配合财政持续发力,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为历史最高水平。2024年,政府债券净融资11.3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1.69万亿元。其中,国债净融资4.5万亿元,同比多357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6.79万亿元,同比多1.33万亿元。三是企业债券融资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24年,企业债券净融资1.91万亿元,同比多2839亿元。四是表外融资中的信托贷款同比多增。2024年,信托贷款增加3976亿元,同比多增2400亿元。此外,委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减少577亿元和3295亿元。
“总体上看,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保持了合理增长,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恢复向好。”张文红说。
此外,2024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余额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净投放现金1.47万亿元。
明明表示,受财政支出逐渐下发影响,政府存款向居民、企业存款迁移,进而推动M2季节性扩容,理财基金等产品资金回流至存款也推动了M2同比增长提升。去年12月末M1同比降幅继续收窄,除了基数效应外,新房销售翘尾,居民购房需求进一步释放,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活期存款规模。
“总的来看,2024年金融数据反映出金融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助力稳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明明说。
展望2025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金融“挤水分”效应减弱,以及当前监管层正在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环境下,全年新增信贷和社融有望同比多增,1月份实现金融数据“开门红”的可能性较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