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被、羽丝绒保暖被、仿生鹅绒被、空气绒温感被、太空暖绒被、大豆纤维被……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床上用品层出不穷,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到底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除天然纤维外,其他都是化纤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黄晨表示,保暖冬被根据填充物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其中,棉花、羽绒、蚕丝、羊毛是常见的天然纤维填充物;除此之外,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新型冬被基本上用的都是化学纤维填充物。
很多人觉得天然纤维比化学纤维好,其实并不全面。比如,棉被是最常见的冬被,棉纤维柔软亲肤、不易起静电,但有重量大、易回潮、易板结变硬等问题,需要经常晾晒,用几年就要翻新一次。
羽绒被兼具保暖性好、柔软亲肤、轻盈、不易回潮等优点,但价格较高。一条充绒1000克及以上的羽绒被,价格在千元以上。此外,部分羽绒被存在钻绒的问题,可能导致部分人群过敏。
羊毛被保暖性好、吸湿性强,但容易受潮和生虫,需要经常晾晒,不能暴晒。
蚕丝被亲肤性好、轻盈柔软,而且透气、防静电,但也有价格昂贵的问题,而且需小心护理,包括经常通风晾晒、不能暴晒、存放时不能压重物等。
化纤填充物大都为聚酯纤维
化纤冬被往往兼具保暖与低价的优势,但价格差距大,这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化纤有区别,消费者选购时要注意产品名称与学名的差异,避免被误导。
例如,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款“五星级酒店羽丝绒加厚保暖被”,10斤填充物售价才107元,实际体验后发现保暖性不错。不过,客服机器人承认,“羽丝绒”不是羽绒,而是聚酯纤维。
记者查看了多个中低端品牌的冬被水洗标,并询问客服发现,这些冬被的填充物也都是聚酯纤维。
低价保暖被水洗标上标注的填充物大都是聚酯纤维。
在人们印象中,化纤往往给人不亲肤、不贴身、闷热不透气的感觉,还容易静电,为什么实际做成被子填充物却体验不错呢?
这是因为随着技术进步,化纤也有了变化。
黄晨解释,市场上流行的保暖面料,都通过改进工艺让面料能够储存更多的稳定空气层。将聚酯纤维制成中空聚酯纤维,就能储存更多空气,从而提高保暖性。中空聚酯纤维通常分为四孔、七孔等不同规格,消费者可以在水洗标上看到“聚酯纤维(四孔)”“聚酯纤维(七孔)”这样的标注,用其制作的冬被蓬松度高、回弹性好、保暖性强、手感柔软、价格亲民,是不少中高端品牌的选择。
大豆纤维、醋酸纤维也是化纤
大豆纤维被是近年来的新秀,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填充物是天然材质,其实不然。
大豆纤维是以脱脂的大豆豆粕加入化学试剂后,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并与传统化纤复合纺制而成的一种复合纤维,其本质还是化纤。所以,大豆纤维被在水洗标上一般会标注“大豆蛋白改性聚酯纤维”或“蛋白改性聚乙烯醇纤维”。其中,聚乙烯醇纤维(PVA纤维)也是一种合成纤维,它有柔软、强度高、耐磨性强、保暖性强、吸湿性强等优点,又有“合成棉花”之称。
与传统化纤被相比,大豆纤维被的保暖性更好、透气性更佳、柔软亲肤、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但有弹性差、易板结等缺点。
不同品牌大豆被的水洗标。
此外,市场上还有一些与植物相结合的化学纤维。例如,Naia醋酸纤维、Sorona®植物基聚合物、优可丝®等,它们是以松树、桉树、玉米等植物为原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后纺丝制成的化学纤维。这些新型面料同样有保暖性好、吸湿排汗性良好、有抗菌效果、手感柔软、有光泽、可降解等优势,但总体强度较低、不耐水洗且价格较高。
总体来说,羽绒被、羊毛被等高端床品因具有化纤不可取代优势,始终占据着一部分市场份额。随着科技的发展,化纤的种类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在选购时注意查看水洗标上的标识,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别被广告宣传误导。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彤宇对此文亦有帮助。)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