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4日午间休盘,A股主要指数均强势反攻,其中汽车零部件板块(BK0481)指数涨4.29%,板块内多股出现涨停,包括凌云股份、嵘泰股份、腾龙股份、长源东谷、华锋股份、长华股份,另外,骏创科技、超达装备、富临精工涨幅超10%。
有投资界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汽车零部件板块多只股票涨停的背后,其中很多也是“机器人概念”。比如凌云股份在2023年申报了工信部机器人力传感项目,目前该项目即将进入研发试制阶段。去年11月底,为符合市场监管要求,凌云股份拟在章程中增加“传感器研产销及服务、力控系统软硬件研发及销售、机器人智能关节、机械臂等关键部件研产销”等内容。
1月14日,机器人概念和机器人执行器概念领涨,截至当日午间休盘,概念指数分别上涨了4.34%和5.88%。
汽车和机器人概念板块的成分股中,很多出现了重叠。此前,包括特斯拉、东风、赛力斯、比亚迪等整车企业已经布局机器人赛道,今年初,奇瑞汽车成立了安徽墨甲智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研发等。汽车零部件公司推进人形机器人项目的事例更是繁多,近日在CES上,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首次对外展出了其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整机,聚焦于机器人的视觉、触觉、关节三类增量零部件领域。
对于上述现象,人形机器人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汽车布局人形机器人有产业链优势,产线产能可以满足配件需求,很多汽车核心零部件在调整后可以复用到机器人上。
汽车和机器人在技术和工艺、市场需求方面也具备相似性,比如,在汽车中,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控制器根据感知信息作出决策,执行器如电机等执行相应动作;机器人同样需要传感器感知环境、控制器决策、执行器完成动作,二者在技术架构上有共通之处。汽车和机器人的部分核心零部件具有通用性,如电机、传感器、减速器等。
在市场层面,汽车生产中本来就需要应用很多工业机器人,车企可以自己制造机器人用于自身生产,以降低成本。生产出的人形机器人也可以率先在本品牌的4S店中投入使用,作为营销接待机器人。
汽车赛道的公司之所以纷纷涌入机器人赛道,和机器人未来庞大的市场规模有直接关系。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市场空间比汽车更大。近日,他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如果一切顺利,未来三年内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实现大幅度增长。具体来说,到2025年,特斯拉将拥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5万至10万台;而到了2027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数量更是有望达到50万至100万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