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强融论道——2025年宏观形势展望”暨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成立活动上,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撰写的《2025年度宏观研究报告》指出,在2025年乃至未来多年,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都需要面临“化风险”“稳股市”“去库存”“扩内需”等任务,“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决定2025年经济形势的关键。
《报告》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五大任务——
一是“化风险”。所谓“化风险”,指的是通过债务置换,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风险。但同时,在化解了存量隐性债务之后,需要控制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隐性债务。
二是“稳股市”。目前中国股市处于历史估值的底部,同时央行新创设了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支持股市的政策工具。《报告》认为,稳定股市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依靠中长期资金,而这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中长期资金都来自机构投资者,其中养老金的体量最大、期限最长。所以,要形成中长期资金,除了稳定预期、提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到权益市场的比重之外,就是要发展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养老金。这就需要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
三是应对“特朗普2.0”。《报告》认为,按照特朗普在当选前的政策宣示,与2017年的“特朗普1.0”相比,即将开启的“特朗普2.0”可能会更加激进,同时实施力度也会远大于1.0。但在2024年12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声称,在未充分考虑特朗普政策冲击的情况下,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也将下滑,同时通胀上升。
四是“去库存”,指的是房地产库存的去化。决定房地产的最大基本面是人口,而在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去库存的过程可能相当漫长。
五是“扩内需”。《报告》认为,想要稳定、持续地转向由内需驱动的发展模式,依赖于一场深刻的结构改革,同时,财政政策要保持足够大的支出强度,并调整支出结构。
如何完成这些任务?《报告》认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决定2025年经济形势的关键。保持足够的财政支出强度需要有8%以上的赤字率,同时,需要在合理安排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支出的产业结构。
但与会各方达成的一个共识是,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依然较多,总体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变,但仍然面临来自内外部复杂多变的挑战。这样的经济形势需要理论创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当前理论研究界甚至金融界面临诸多崭新课题,需要因势利导深入研究,这也将是决胜市场的关键。
这也是当日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成立的原因之一。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认为,政府转型升级的关键时代需要金融理论分析,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要从一线市场实践中为各级政府提供更多行业性、趋势性的分析成果,也要结合海内外发展规律,打造一个经济金融思想交流的平台。
该活动由浙商银行与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