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刘灿邦
从2023年9月隆基绿能公开表态押注BC技术以来,业内已掀起多轮BC与TOPCon的优劣之争,特别是当晶科等一线TOPCon企业有意小规模涉猎BC业务后,更引来广泛围观。
这场论战BC赢了吗?或许不必然,按照张映斌的说法,既然BC企业也在做TOPCon,那么TOPCon企业做一些BC产能未尝不可。
“如果天合光能某天发现客户有非常强烈的需求,BC真的在某些细分领域有一些认可度并且有利可图,比如欧美客户愿意为产品‘颜值’支付更高价钱,我们也可以做一点BC,但这不妨碍主体技术路线继续迈向TOPCon3.0和钙钛矿叠层。”张映斌说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其定义为技术路线之争,不如说是业内在讨论中提出了是否TOPCon是现在,而BC是未来的问题——从技术节点和市占率看,当前TOPCon的主流地位是业内承认的,那么BC是否会在未来成为主流,亦或TOPCon既是现在也是未来?当然,问题的答案见仁见智。
实际上,TOPCon与BC并不是非此即彼,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业内人士在表达BC将成为主流的观点时也坦承,与单晶、多晶之争或N型、P型电池之争不同,BC兼容性更强,可以叠加TOPCon、HJT等N型技术并改造成TBC或HBC。
记者注意到,BC与TOPCon厂商此前做了大量实证工作,检验不同技术的发电效益,但结论大相径庭。背后原因或许与产品代际差异有一定关联,例如,用TOPCon对比并无太多优势的一代P型BC产品,亦或拿二代BC的参数与TOPCon1.0产品做对比,目前来看,2025年,BC二代及TOPCon2.0产品将陆续放量,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当前,光伏行业深陷内卷,业内普遍认可技术创新是走出低谷的重要途径。TOPCon虽然被诟病产能过剩,严重同质化,但改造升级仍在持续进行,随着一线企业加强专利保护,未来技术扩散节奏将放慢,即便名称都叫TOPCon也会分化出一二三档,优胜劣汰。
BC的情况类似,虽然还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但一线企业在提效降本上已提出可行路径,并投入人力、物力加以落地;退一步讲,BC在那些更关注“颜值”的用户眼中依然有市场。
总的来看,无论TOPCon亦或BC都是好的技术,全球光伏市场足够大,碳中和的道路也足够宽,容得下多元技术同台竞技。企业需要做的是不断引领求变,沿着锚定的技术路线推陈出新,储备好差异化竞争能力,剩下的交给市场即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