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场震荡,周五上证指数再创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全周,上证指数下跌1.34%,深证成指下跌1.02%,创业板指数下跌2.02%。从题材热点来看,除了AI方向部分领域表现较好之外,其他多数板块的表现相对比较疲弱。
那么,这种行情还会持续多久?未来的机会在哪里?今天,牛博士和达哥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
牛博士:达哥,你好。又是一周我们聊市场的时间。经历元旦节后第一周的调整之后,本周市场震荡,但赚钱效应缺乏,这种疲弱态势给投资者的感觉不是很好。对于当前的行情,你怎么看?
道达:当前市场最主要的是没有信心。我在周一的时候也讲过,图形走势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重塑市场信心。
市场信心恢复之后,走势也就慢慢会修复并好转,而市场信心要好转,必须出现赚钱效应;同样,指数图形走好之后,市场信心会慢慢恢复,赚钱效应也会出现。
市场信心、赚钱效应、指数走势,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其中一到两个好转,就会带动另外的一到两个迎来好转的契机。
就在周五市场调整之后,消息面就传来了重要消息。
证监会近日召开专题座谈会,本次会议提到了“更加注重投资者回报的市场生态进一步形成,对各类资金的吸引力明显提升”“更加注重投融资平衡”“加快公募基金改革,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拓展优化QFII和沪深股通机制,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在国新办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也释放了重要信息。比如,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非常积极;2025年的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随着赤字率提高,再加上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投资,进而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
此外,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也出现了“请大家放心”的罕见表述。“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中,出现了“大规模”3个字,说明力度可能会有点大。
以上消息,在我看来,对市场情绪会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讲,走势可能才是比较关心的。
从我观察的A股主要的9个宽基指数来看,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在本轮调整中,都创下了10月中旬以来的新低。上证指数距离10月中旬的低点也不远。
多个指数创下10月中旬以来的新低,这说明本轮调整距离结束还需要时间。
以市场最为关注的上证指数来说,在我看来,要止跌企稳,可能要看30分钟级别能否出现底背离,这方面大家可以关注MACD是否会出现金叉。而要形成中期底部,则需要出现日K线级别的底背离或小跨度的二次底背离。
在A股调整期间,外围市场又传来扰动市场情绪的消息。
美国非农数据“爆表”,12月非农新增就业25.6万人,超出预期的16.5万人;此外,12月失业率下降至4.1%,低于预期和前值的4.2%。
消息出来后,交易员大幅削减对上半年美联储降息的押注,比如减少2025年降息次数的预期。美国银行甚至认为降息周期已经结束,若通胀预期上升,下一步应是加息。非农数据的消息,对A股来说,偏利空多一些。
牛博士:当前我们只有耐心等待市场调整结束了。本周,人形机器人板块爆发,下周还会继续发力吗?下周还有哪些机会?
道达:人形机器人本周爆发,与马斯克的“画饼”有关。按照马斯克的说法,2027年Optimus的产量将是2025年的100倍。
在连涨3天之后,人形机器人板块周五迎来高潮。由于大盘调整,部分个股之后出现了回落。
从行业层面来看,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进入量产阶段,获得头部厂商定点和技术认可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大资金的关注。
细分领域方面,执行器、灵巧手、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这些关键零部件,价值量高,而且有技术壁垒。此外,在新技术方面,灵巧手、触觉皮肤和Peek轻量化材料,也值得关注。
周末,脑机接口方面传来重要消息。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将脑机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试者体内,均运行良好。马斯克宣布,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再植入约20至30例。
此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出,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
据麦肯锡预测,脑机接口在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亿美元,并于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
虽然脑机接口市场前景广阔,但在达哥看来,其距离商业化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宗商品方面,国际原油、金属品种均上涨,再叠加美元指数上涨,给人一种有资金赌全球通胀的味道。这方面,重点观察有色金属板块是否会有反应。
最后达哥作一个总结:周末消息面多空交织,但调整行情尚未结束。短期能否止跌反弹,可以观察上证指数30分钟级别是否会出现底背离共振(MACD金叉),以及上证指数能否在3152点上方企稳。
板块方面,从最近几个月的行情来看,市场资金主要在AI方向的内部腾挪。因此,以调整到位的科技股为主,但对交易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当前以控制仓位为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