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在上海举办媒体发布会,其间发布了题为《料峭风寒扑面,春暖花开可期》的2025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会上,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教授对报告内容进行解读,就市场关心的诸多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阐述,并相应提出了8条针对性政策建议。
具体议题包括有,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将呈现哪些新趋势新变化;国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发力空间;房地产市场能否实现止跌回稳;“三驾马车”对增长的贡献将出现何种结构性变化;消费增长能否担负得起托举经济的重任等。
2025年八大趋势预测
对于2025年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运行,连平作出了以下八项趋势展望。
世界经济方面,有望保持平稳复苏,总体增速预计保持在3.0%左右。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复苏动能。发达经济体中“美强欧弱”格局仍将维持,新兴经济体整体保持较快复苏势头。
海外货币政策方面,发达经济体加速分化。美联储降息趋于谨慎,连平预计2025上半年美联储或降息约2-3次,累计降幅在50-75个基点。欧洲央行降息或相对激进,预计2025年欧洲央行将再降息4-5次,累计降幅或超过100个基点。日本央行反向加息意图明显,预计2025年日本央行可能采取小步慢走的加息策略。国际外汇市场震荡频繁,美元仍可能维持阶段较强走势,但并非没有走弱概率。欧元区经济基本面整体偏弱、大幅降息、财政纪律失衡等多重因素将推动欧元走弱。在反向加息、美日贸易冲突等因素作用下,日元波动性或增大。
中美经贸关系方面,有多方面因素决定,中美贸易短期内不会急剧收缩。一是中国出口对美国的依赖已相对较低,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超过20%降至15%以下。二是中国具备全产业链和中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三是中国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四是中国跨境电商、新型离岸贸易等贸易模式创新有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五是中国在政府和企业层面都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应对经验。六是从实际运作来看,美国加征关税短期内难以一步到位。七是人民币前期已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预计将对2025年中国出口形成一定支撑。
进口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需求,连平预计2025年我国进口增长2%左右。稳外贸政策将重点聚焦于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大金融支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等方面。
2025年人民币实际承受的贬值压力总体可控。中国可以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汇率政策工具来缓释人民币贬值压力。“去美元化”和本币结算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于美元的需求。
财政政策方面,破局重在增收入与扩消费,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担当宏观调控的主力军。连平预计全年财政赤字率有望达到4.0%及以上,赤字规模超过5.5万亿元。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有望超过11万亿元,进一步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地方专项债发行额度有望达到4.5万亿元以上,将进一步拓宽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连平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或将增加发行2万亿元以上,以支持范围拓展至补充国有大型银行资本金与民生消费领域。
货币政策方面,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或将有效润泽金融市场,择时降准降息配合财政政策加大政府举债规模,支持银行信贷投放。全年有望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左右,综合使用买断式逆回购、购买国债等工具释放较大规模流动性。
连平预计政策利率或下调0.4-0.5个百分点,进一步推动LPR调降0.3-0.6个百分点。加快创新与扩围结构性工具,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内需逐步修复,市场预期得到改善,信用创造功能增强;信贷余额与社融存量增速分别回升至8.2%与8.8%,M2增速维持在8.0%左右。
制造业和基建方面,投资仍将发挥“基石”作用。2025年我国制造业将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支持政策推动下,各地将继续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提供资金融通的保障,预计2025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约7%左右。
楼市方面,2025年稳楼市住房金融政策将再度发力,房地产销售、房价及投资等关键指标可能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房企资金紧张的状况有望好转。
连平预计2025年全年住房销售面积或下跌5%左右,新房价格跌幅将明显收窄,投资同比下跌6%,跌幅将有所收窄。
消费方面,恢复步伐明显加快,2025年“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将被放在首要位置。全年提振消费将从多个重领域展开,包括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施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以及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
连平预计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5.5%,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有望升至65%左右。
经济发展目标方面,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年初“两会”提出的5%左右的既定增长目标。展望2025年,连平预计全国实际GDP同比增长5%左右,增长继续保持在长期趋势轨道中。预计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分别拉动GDP约3.25和1.7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相对中性。
2025年,国内需求修复有望推动CPI同比温和回升、PPI同比降幅收窄。连平预计,2025年CPI同比升至0.8%左右,猪肉及服务消费价格有望回升;受外需下降、国际油价疲软以及国内降价促销等因素影响,PPI降幅同比逐步收窄至-1.0%左右。
提出8点针对性建议,建议以“231”节奏使用6万亿元新增额度
他指出,2025年中国经济将延续复苏,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但客观来看,外部挑战不容低估,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特别是微观层面仍存在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需求偏弱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连平建议2025年应采取更有力度的针对性政策举措。
一是建议央行将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从2000亿元提升至3000亿元,将再贷款利率从1.75%调降至1.50%等,多措并举释放有效民间投资需求。
二是建议创新更多消费场景和服务需求,进一步支持旅游、餐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开发,每年可安排1000-1500亿元适老化改造融资计划。
三是建议从2025年开始,连续五年左右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元左右,专门用于支持城镇化建设。
四是建议探索设立国家房地产稳定基金,规模可达万亿,从中长期角度设立房企存量债务处置工具。
五是建议将地方财政支出增速扩大至5%以上,加大民生投入,提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用于“两新”工作的支持规模,可以增加至5000亿元。
六是建议将三年内新增的6万亿元专项债限额使用节奏调整为“231”的额度安排,即第一年增加2万亿元、第二年增加3万亿元、第三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将五年内每年8000亿元的专项债使用安排调整为:第一年8000亿元,第二至三年各安排1万亿元,后两年每年各安排6000亿元。
通过上述举措尽快减缓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速地方化债进程,使地方政府能够腾出手来更大力度地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七是参考境外的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定期证券借贷工具、担保债券购买计划等的成熟经验,创设多种金融工具,增加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渠道,增加置换抵押品种类、扩大抵押品范围、加大央行购买国债与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等,进一步稳定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八是建议保持人民币汇率适度弹性,让货币政策可以有更大的发力空间,针对国内需求和供给、总量和结构等强化逆周期调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