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是非常积极的
2025年01月10日 16:3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

  廖岷表示,2025年,财政部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在力度上,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总之,财政政策将切实加大力度,为稳经济保驾护航。

  “具体数据还要履行法定程序,确定后才能发布。请大家放心,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了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廖岷称。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同时,稳步推进财政的科学管理,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时机上,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在这方面,充分考虑了逆周期调控政策的及时性。

  此外,还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

  廖岷表示,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25年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廖岷介绍,根据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的需要,2025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考虑到我国GDP规模不断增加,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总支出将进一步扩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也会加大,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有效支撑。

  “我们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廖岷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一是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财政总体是健康的、可持续的。二是我国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这些资产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中国国债目前的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低于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因此,政府举债是可持续的。

  廖岷表示,提高财政赤字率,将为今年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赤字率提高以后,可以更多利用财政空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随着赤字率的提高,再加上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必然会带动更多的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的投资,进而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更多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就业和消费,以及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抓紧推动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资本

  2024年,财政部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廖岷介绍,目前绝大部分都已经出台实施,还有2项具体政策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一项是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抓紧研究,细化有关措施安排;另一项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相关银行正在测算和细化补充资本金的方案,将抓紧推动实施。

2024年财政收支平衡目标可以实现

  对于2024年财政运行情况,廖岷介绍,收支平衡目标可以实现。收入方面,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2024年全年财政收入可以完成预算目标。支出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28万亿元,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2024年全年可实现收支平衡。

抓紧明确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相关政策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表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关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

  第一方面是调整相关税收政策,降低交易、开发环节的税收负担。

  第二方面,研究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允许用于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两个方面的专项债项目。关于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近期财政部将配合主管部门,抓紧明确相关政策。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6
原标题: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是非常积极的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