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年末,拥有数家上市公司的“卧龙系”张罗起了内部资产大腾挪,有意新的资本布局,计划将刚刚IPO失利的龙能电力,以及另外几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光伏、风能、储能相关资产注入卧龙地产,开启老牌房企的新能源转型之路。
浙商二代千金陈嫣妮从父亲陈建成手中接棒“卧龙系”后,卧龙地产已经尝试过在游戏、矿产等领域转型,但是转型业务均难以对公司业绩形成持续稳定的支撑,多年来主营的房地产业务也在持续萎缩。
2022年以来,卧龙地产已经连续数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业内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连续跨界发展,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大,会更加扩大财务风险。
标的公司一家IPO失利,三家亏损
1月5日,卧龙地产公告称,与卧龙电驱、卧龙控股签署了《股权转让意向协议》,计划由卧龙地产受让卧龙电驱、卧龙控股直接持有的龙能电力股权,卧龙电驱持有的卧龙储能和卧龙氢能全部股权及舜丰电力70%股权,不过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如果交易完成,卧龙地产将对龙能电力、卧龙储能、卧龙氢能和舜丰电力实现控制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告资料显示,龙能电力主营光伏发电等业务,卧龙储能主营电池制造等业务,卧龙氢能主营制氢、加氢、储氢设备制造等,舜丰电力主营风力发电技术服务。也就是说当前主营矿产贸易和地产业务的卧龙地产,将再度跨界到新能源业务。
而近年来新能源领域竞争激烈,几乎“卷出了火星子”。光伏、风电行业发起“反内卷”行动,氢能面临着技术成本难题。在此背景之下,截至2024年9月30日,本次交易的四家标的公司中,仅龙能电力实现净利润8944.44万元,卧龙储能、卧龙氢能和舜丰电力的净利润分别亏损1434.23万元、364.63万元、36.88万元。
而唯一盈利的龙能电力多次冲击IPO,于2023年4月份和2024年4月份,分别筹划过在深交所主板和北交所上市,但均未遂愿。2025年1月5日,卧龙电驱发布公告,宣布基于目前市场状况以及龙能电力自身发展规划等因素考虑,终止龙能电力在北交所IPO。
不过,去年卧龙方面曾对媒体公开表示,新成立的龙能电力及储能公司没有库存,产品组装完就能直接到客户现场。新能源市场的国内外需求都很旺盛,需要迅速把业务做大,尤其海外业务。
“卧龙系”旗下目前拥有卧龙地产和卧龙电驱两家A股上市公司,创始人陈建成和其女陈嫣妮通过卧龙控股间接控股两家上市公司。本次交易在卧龙地产和相关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被业内视为“卧龙系”的资产大腾挪。
近年来,卧龙地产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较为疲软,面临市值管理的压力。2024年以来,卧龙地产的市净率长期低于1,成为破净股,截至2025年1月8日,总市值下滑为30.47亿元。向卧龙地产注入具有高成长性的资产,也是广大投资者一直以来的期待。
对于卧龙地产新能源资产的注入,资本市场给出了较为正向的反馈。在公告发出的第二天,1月6日,卧龙地产股价应声涨停,1月7日,卧龙地产股价再度上涨5.06%。
新能源“内卷”之际,卧龙地产作为后来者还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吗?以及后续的交易价格是否会受到质疑?1月7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卧龙地产,并向其发送了采访提纲,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会在当日对咨询问题进行回复,但是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相关回复内容。
不甘于房地产,游戏、矿产难长久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卧龙地产是一家浙江老牌房企,2007年借壳水泥制造企业ST丹江,登陆上交所。不过,在创始人陈建成的发展理念影响下,卧龙地产的发展策略相对保守,在房地产最为鼎盛的时期,业务也并未广泛走向全国,主要项目局限在绍兴、清远、武汉等地。
2015年开始,二代千金陈嫣妮逐步从父亲陈建成手中接手卧龙地产。之后,卧龙地产开始了跨领域的大胆尝试。2017年1月份开始,卧龙地产曾经多次收购广州君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成为其大股东,开始了房地产和游戏的双主业模式。2017年至2018年,卧龙地产的游戏流水分成营收分别为2.88亿元、8.18亿元,在2018年总营收中的占比攀升至28.89%。
但好景不长,到2020年,游戏业务已经对卧龙地产的业绩形成拖累。年报资料显示,卧龙地产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5.13%,其中主要原因是参股公司君海网络2020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7324.4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73.01%,影响公司净利润-8623.10万元。2021年1月份,卧龙地产公告称拟5352万元出售君海网络3%股权。
2019年至2021年卧龙地产再度聚焦房地产业务,但是似乎已经错过了房地产的最佳布局时间,房产销售营收规模徘徊在20亿元。
之后,卧龙地产又盯上了发展势头较好的有色矿产业务。2022年1月份,卧龙地产以60%的高溢价收购卧龙电驱全资子公司上海卧龙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开始跨界铜精矿、稀土原料等有色矿业贸易。卧龙地产的公司全称也在2023年5月份由卧龙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6月份,卧龙地产“乘胜追击”,计划通过收购卧龙控股持有的卧龙矿业98%股权和马哲持有的卧龙矿业2%股权,再切入矿产加工。但是,本次交易被上交所质疑作价过高,可能存在利益输送。同年7月,收购计划终止。
近两年,卧龙地产的矿产贸易业务迅速“反宾为主”,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六成,规模不大的地产销售业务营收明显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卧龙地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4亿元,同比增长54.42%;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16.27亿元,同比下降34.71%;而贸易业务收入35.99亿元,同比增长304.46%。
不过,进入2024年,矿产贸易也难以撑起卧龙地产的业绩。2024年前三季度,卧龙矿业的矿业贸易业务实现销售收入仅16.70亿元,同比下降49.43%,房地产项目签约销售金额也持续萎缩为4.36亿元,同比下降45.09%。
虽然证券简称仍然保留“地产”,但是卧龙地产与“地产”二字正渐行渐远。2024年5月份,陈嫣妮公开对外表示:“房产板块是要收缩的,我们剩下的土地储备也不多了。”
值得留意的是,卧龙地产矿产贸易业务的毛利率保持低位,对卧龙地产的整体盈利形成压力。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卧龙地产矿产贸易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分别为2.89%、1.54%、3.3%,远低于房地产销售近年来3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
同时,卧龙地产已经连续数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知名财税审专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连续跨界发展,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继续上升,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大,会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赌博心态,不可取。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