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创新协同发展:2024创新资本轨迹与2025创投新篇丨预见2025·长三角⑥
2025年01月09日 19:5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编者按:过去一年,长三角展现出区域经济的韧性活力和“增长极、动力源、试验田”的责任担当。展望2025,21世纪经济报道在岁末年初之际推出特别专题,从城市、产业和数据等多方面,深度剖析长三角发展新动力,助力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转型与重塑愈加深入。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到如今,这个行业历经市场拓荒、外资进场、急速上扬、人民币基金崛起,到近年的理性回归和走向高质量发展。市场环境剧变与多重挑战下,中国创投行业已迈入一个全新“新格局”。格局调整不仅是结构上的优化,更标志着从高速扩张向理性、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近年来,中国创投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创新资本的流向与投资偏好呈现出显著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一批投资机构受募资和退出等因素影响退出市场,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洗牌席卷整个创投行业。然而,那些依然活跃在市场一线的投资机构,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纷纷在精准赛道上加速布局,特别是在高科技、新能源绿色经济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的重要战略高地,区域内的资本变化成为这场行业变革的核心缩影。长期以来,凭借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持之以恒的推动,长三角地区始终稳固占据着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前沿阵地的重要位置。

  从创新资本流向看,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按照2024年1-11月新成立基金规模计,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在全国分居第二、第三、第五和第七。按同期新成立基金数量计,浙江、江苏和安徽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五。从投融资活跃度看,2024年1-11月,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按案例数量计,分列全国前十大活跃地区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六位;上海地区最为吸金,交易规模累计超166亿美元。

  政策与资本的双驱动效应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区域在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2024年,长三角地区持续成为创新资本竞逐的“热土”。据CVSource投中数据,半导体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信息化服务为区域内的热门赛道。投资机构的频繁出手与资金流入,展现了该地区在推动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中的强大吸引力。

  长三角创投市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机构的目光,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焦点。一方面,地方政府和国资在推动科技与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资本与PE/VC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还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产业发展优势,成为推动创投市场活力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以及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创投机构加大了投资力度,展现了这一地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广阔前景。

  在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长三角创投市场持续升温。苏州、杭州、常州等地凭借智能制造领域的强劲实力吸引了大量创新资本。杭州在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生产上的突破,加速了智能制造进程;上海松江依托G60科创走廊优势,集聚了一批航空航天创业团队,初创企业吸金效应明显。

  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长三角成为创投机构加大布局的重点区域。创投机构借助包括政策和产业在内的多方助力,推动着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化进程。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投资基金,如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二期基金等,为半导体产业的突破和发展注入了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绿色经济成为2024年的另一大亮点。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与氢能技术吸引了创投资金的集中涌入。长三角各省市的新能源企业在全球市场展现竞争力,新能源及环保技术的创新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地方政府加大对创投行业的支持。陆续落地的鼓励政策和产业基金,不仅从源头提供更多资金供给,还在基金运营和项目退出等环节带来向好预期。加之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的更多方位保障,共同推动着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外创投机构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科技成果转化引领新生态

  长三角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先锋阵地。区域内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充分展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优势。

  为了有效转化科技成果,长三角地区逐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与产业化平台建设。上海市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以政府投资引导的方式提振早期科技投资市场信心,促进创新源头的优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多地的举措在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产业应用的契机。

  此外,长三角各大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近年来联合政府及企业成立科创类母基金以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与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不仅加速了校内外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还推动了区域内外的科技创新合作。

  长三角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战略科技力量的集聚地,推动着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成果落地。科技成果可以更灵活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3年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均有增长。从转化区域看,约60%的科技成果通过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实现本地转化,为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地方性的任务,更是一个全局性战略。随着科创母基金和产学研平台的不断成熟,长三角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将更加完善,为区域间的科技合作奠定基础,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力推动,将使长三角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标杆,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跨区域协同开启新局面

  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正在不断提速。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披露的最新动态显示,三省一市已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跨区域“揭榜挂帅”等项目布局和组织方式,推动面向产业创新的科研任务、资金、管理跨区域联合、联通和联动,探索攻关实施路径。

  长三角地区的投融资交易数据也说明,三省一市跨区域协同发展势头明显。《2024年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外地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行业。按交易数量计,对外地投资区域分布最高的是江苏省(59笔,75.62亿元),其次是浙江省(36笔,32.35亿元)。

  不仅如此,长三角地区通过地方政府加码产业基金,为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提供耐心资本供给,着力缓解一级市场的募资难题。同时,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政策支持下,不仅优化了投资环境,还加速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区域内的政策协同推动了产业链建设和基础设施完善,显著提升了投资价值。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流动更加高效,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合肥、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紧密合作,整合资源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为创投机构带来了更多优质投资机会。

  2024年,长三角创投机构迅速加大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等领域的投资,推动新兴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化。各方的诉求和支持使得创投机构能够在多个科技领域进行精准布局,推动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绿色经济使得传统产业在创新推动下焕发新生,创投机构的资金和资源正为这些产业的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7方面25条措施,旨在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推动基金高质量发展。

  回顾过去的一年,创投机构在推动科技创新和资本融合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长线资本供给不足的问题。此外,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在部分热门领域的同质化竞争仍较为突出,资源重复配置和产业协同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

  展望2025年,随着地方政府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和创投市场高质量发展,创投机构有望在更加开放和协同的环境中获得更多发展空间。《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合理统筹基金布局,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随着政策的深入落实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长三角的创新发展将迎来更大的突破。

  与此同时,社会氛围的培育同样至关重要。对待创新,我们不应抱有“成王败寇”的思维,而应宽容失败,给予创新者更多的空间与时间,让创新能够在试错中前行,最终以长远的视角衡量成功。这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将为政策的实施和资本的深度投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3
原标题:长三角创新协同发展:2024创新资本轨迹与2025创投新篇丨预见2025·长三角⑥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