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资本市场的投资人很喜欢科学家来做企业CEO,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说,只要科学家当CEO的企业,就绝对不会投资。那么,科学家究竟是不是适合做企业的CEO呢?”
在近日由长江商学院举办的“拥抱2035‘科技X商业’新年峰会”上,长江商学院战略研究副院长、新生代独角兽全球生态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滕斌圣抛出上述问题。
对此,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给出的结论是“如果科学家不能做全职(CEO),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他认为,从技术、工程到商品,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转化的周期很长,至少5-10年,期间企业CEO还要经历各种“锤炼”和跌宕起伏。此外,商业化成功的企业家往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悟性。所以,科学家做CEO难度大,非全职且缺商业锤炼难以成功,孵化器模式或可提升成功概率。换言之,让科学家做科学家的事,将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权利交给市场。
“中国人有时候会看长做短。举个例子,某个科学家整合资源的能力很强,他在技术转化的过程中,把样机搞完了,继而将产品卖给其他企业,由此实现产品的商业化。这样的案例不乏存在,但不足以说明科学家具备了企业家素质。企业家的本质在于能够将工程资源和对商业的敏感有机整合,并进行不断地创新迭代。”王田苗说。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创始所长王中林持相近观点。站在能源领域基础科研工作者的角度,他表示,原始创新是需要花很大力气的,需要多年沉淀,需要科研工作者保持兴趣和好奇心。但科研人员同样需要具备“转化”意识。尽管不是每个科学家都能成为CEO,但应该鼓励人员和资本的整合,找到科学研发和市场需求的“连接点”,并对青年科学家创业给予充分支撑,给予他们和企业、和资本对话的机会。
王中林将科学研究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起源性研究;第二是从0到1的基础性研究,比如蒸汽机发电、基础电磁感应现象等;第三是应用研究,比如如何优化光伏发电中的效率问题;第四是把技术变为产品,把产品变为商品。
“既然我们发明很重要,那么,为什么不能变成能源界的新质生产力呢?”王中林表示,科研人员投身创业浪潮时,需迅速转变思维,扎实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美籍华人科学家、晓龙基金会董事长曾宪章认为,与几十年前相比,当下国内科研人员创业的环境及所面临的挑战发生了显著变化。回顾来看,对于最初一批回国发展的海归博士来说,他们当年大都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大学做教授,二是去大公司做工程师。彼时,支持科学家创业的外部环境还不充分。
在他看来,经过二三十年发展,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开有MBA班,市场上有数百家风险投资公司。但新冠疫情之后,国际和国内经济还在恢复阶段,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科学家创业的核心困境在于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当前国内很多行业企业面临产业布局的重新校正,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曾宪章给出两点建议:一是企业家应该摆正心态。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以来,国内国外都处于一个顺风顺水的创业环境,“跳海创业”的成功几率远大于失败几率。而当下,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企业家会遇到刮风、下雨,甚至地震、海啸,不能再抱有“躺着干就可以成功”的侥幸心态;第二是企业家必须“修炼内功”。面对资本市场融资收紧,高科技产品迭出,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方可获得市场青睐。
当一项科技创新成果被商业利用,意味着它的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相较于创造过程中的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的归属性却相对较弱,且复制成本低。要想进一步激发科学家创业,长江商学院院长李海涛表示,我国仍需健全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学家创业,最重要就是保护自己的IP(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一方面有赖于制度健全;另一方面,也需要创业者在投资技术的同时,投资于人,给予核心科研人员相应的创新回报。”
此外,从投资角度出发,连界董事长、由新书店创始人王玥还提到,当前,天使轮投资受资本市场环境影响存在提前退出的可能,应推动科技与传统产业结合、科学家与企业家合作,面对未成熟技术要与科学家持续探索合作。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