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电、汽车等领域进行“国补”取得显著成效后,今年“国补”进一步扩围,并首次扩围至消费电子行业。
2025年新年伊始,“国补”政策首次扩围至消费电子行业。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多家受访企业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被纳入“两新”政策支持品类,一方面有利于刺激消费者购机热情,提升终端市场销量;另一方面,将利好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发展,促进企业产品创新迭代步伐加快。
“家庭+个人”补贴阵容形成
在1月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去年以来,“两新”工作对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居民消费、加快绿色转型的综合效应持续显现。比如,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快速增长,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销量明显增加,新能源汽车、一级能效家电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在家电、汽车等领域进行“国补”取得显著成效后,今年“国补”进一步扩围,并首次扩围至消费电子行业。
对此,IDC中国研究总监潘雪菲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家电、汽车更多以家庭为单位购买,而消费数码产品大多数属于个人消费电子产品,覆盖使用消费人群更为广泛,尤其是手机,依然几乎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终端产品。如果推动这些消费数码产品换新,无疑将更有效地改善、刺激消费。
欧菲光方面也对记者表示,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被纳入“两新”政策支持品类,形成“家庭+个人”阵容,既惠企又利民,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更新”,增强产品创新迭代升级,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另一方面,通过补贴,居民换新意愿有所提升,更多高质量消费电子产品进入人们生活,形成消费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引领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购机需求提前销量增长
事实上,本次“国补”政策发布前,去年江苏、贵州、广东、湖北、天津、海南、河北等部分省份已经将消费电子纳入促消费补贴品类,开展相关消费电子补贴活动,补贴幅度在10%~15%之间不等。
例如,江苏补贴政策为:购买手机补贴15%,仅限线下门店使用,新款手机均支持补贴;海南对相关电子产品每单补贴10%至最高1000元,支持线上购买,覆盖国内外品牌;广东则对于个人消费者购买的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订单金额超过5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0%享受一次性立减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1000元。
“与地方补贴相比,‘国补’通常具有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强大的财政支持能力,而地方补贴更侧重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特色产品推广,每年的‘6·18’和‘双十一’等大型促销活动,虽然也涉及补贴,但这些活动主要是由电商平台和商家主导,目的是提高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
某产业链人士对记者表示,补贴政策对销售端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政策,会激活一部分计划外的增量换机需求,即原本没打算换手机的人,看到有补贴可能会选择在今年购置新机,加上上半年一般为消费电子淡季,补贴政策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全年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曲线起到平抑峰谷差的作用。
“相当于各品牌统一调价,比如原来卖5000元的手机,现在补贴后卖4500元了。”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表示,智能手机在未来一年的曲线将会得到一定改变,总量上也许略有增加,但总体来看,销售曲线的增加可能只是将购机的计划提前,供应链的需求往前拉一些,市场的长远表现还是需要看整体换机周期和技术变革趋势等综合因素。
对于整体市场规模的成长,前述产业链人士说,未来几年,主要看AI的发展进程,在当前单一的特定场景AI功能演变为真正“懂用户”的全场景AI私人助理的过程中,每个里程碑节点都有可能引发一轮消费需求的爆发。
Canalys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厂商层面看,中高端占比较高的厂商将获得更多优势。从大盘层面看,即便有国家补贴的支持,预计2025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仍将维持低速增长,销量或突破2.9亿台。从上游产业链的表现来看,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目前也未见手机厂商上调国内市场销售预期。然而,得益于国家补贴的刺激作用,国内高端细分市场的占比将持续扩大,市场平均售价将继续提升,这将推动硬件规格的进一步升级。
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67亿台,2023年为2.71亿台。2024年在AI等驱动下,市场开始温和复苏,机构预计出货量约为2.86亿台。
“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但也要预防透支未来的换机需求。”潘雪菲对记者表示。
产业链抢抓机遇加速创新
面对这份新年政策大礼包,消费电子产业链有何规划?
荣耀方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两新”政策2025年扩围,对智能终端厂商而言,是一次机遇。首先,企业能够充分享受到我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优势,通过国家补贴政策,以高质量供给引导有效需求,延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连续复苏态势,带来新一轮市场增长。其次,随着市场需求被进一步激活,企业更需要借助“国补”带来的转型窗口期,在接住短期政策红利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锻造自身面向未来的长期发展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OPPO方面也对记者表示,“国补”政策将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机热情,提升消费端的购买力,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在供给端给市场提供更多好产品,“OPPO和一加的手机产品及IoT产品将积极参加‘国补’,我们也会通过持续的创新,将更多优质产品带给消费者”。
欧菲光方面表示,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良好机遇,坚持以自主创新引导技术产业化升级,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稳步提高产品品质。
蓝思科技已与国内外主要消费电子品牌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成为行业外观件、结构件、功能模组的主力供应商。该公司表示,有第三方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达到51个月(4.25年)。
根据券商研报,按上一次消费电子换机高峰2020~2021年来计算,行业有望在2025年前后迎来换机周期。此次“两新”政策扩围增加了手机,政策刺激加上产品周期共振,预计将有效激发市场热情,消费电子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为把握这轮机遇,我们已在技术、业务布局等各方面做好准备,未来公司将整体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销量增长与单机价值提升,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向好。”蓝思科技称。
目前,有关消费电子“国补”的实施细则暂未发布。1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方面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加紧出台实施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标准、统一行动,按照能早则早原则,指导地方加快工作进度,让中央政策红利尽快惠及广大消费者。
“我们公司还在等‘国补’实施细则出台,之后会根据细则规划公司具体补贴政策。”某手机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则对记者表示,“国补”的出发点是促进消费和产业升级,但同时也需要防范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商家可能会利用“国补”政策进行捆绑销售或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利益,建议政府加强监管,消费者提高警惕。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也对记者表示,补贴的发放和使用应当透明、规范,防止资金滥用和流失。另外,“国补”还应与相关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推动消费电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