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网站,日前,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集意见时间为1月6日至1月10日。
图片来源: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网站
《行动计划》围绕实现具身大小脑技术引领、强化具身软硬件协同突破、加强共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具身智能+”多场景示范应用、优化具身智能产业生态五大方向,提出17项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具身大小脑系统、整机控制芯片、全身运动控制能力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涌现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成果,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高效、规模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建设一批高能级共性技术平台,构建千万条规模的高质量、多模态具身数据集,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和开放测试平台,提升产品迭代速度。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实现规模化行业应用不少于100项,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建设2—3个具身智能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个具身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基地,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学术和产业生态。
其中,加强共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围绕提升具身智能模拟器的可控性、交互性、4D生成和规律嵌入四个方面,研究高效可扩展、可控可交互的下一代视频生成模型,融入物理规律与常识,构建具身智能世界模型。围绕具身智能产业关键基础和共性技术问题,针对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原型设计、柔性制造、小批量生产在内的全方位中试服务需求,加强3D打印、机加工、PCB加工、非标部件等加工设施部署,设计和建造定制化的生产设备及工具,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迭代速度等。
强化具身软硬件协同突破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提升传感器、减速器、一体化关节、末端执行器等核心零部件供给能力,优化精密加工工艺。研究机器人的轻量化技术,研发轻质高强度材料、柔性材料及高性能电池,提高续航能力等。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