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快评丨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屡禁不止,立体化惩防体系建设亟待加速
2025年01月06日 20:52
作者: 杜卿卿
来源: 第一财经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元旦以来,多地证监局针对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密集开出罚单,引发市场关注。仅1月3日当天,就有北京、深圳、山西等多地证监局对多名券商从业人员作出行政处罚。

  券商从业人员炒股,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是被明令禁止的。

  《证券法》第四十条规定:“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员,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也不得收受他人赠送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

  然而,券商违法违规炒股案件并不少见。2019年至2023年,证监会查办的从业人员违法炒股案件就有67起,有139人被行政处罚。与此同时,“扎堆炒股”“长期炒股”的问题在监管严查之下逐渐暴露。

  2024年2月,证监会对招商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行为进行集中查办,63人被处罚,震惊业界。最终,1人被终身市场禁入,1人被移送司法,招商证券董事长被警示,合规总监被监管谈话,公司被责令启动内部问责。

  “长期炒股”问题也非常突出。比如1月3日遭深圳证监局处罚的券商从业人员谭某,从业17年,其间炒股时间长达近10年;另一名被处罚的从业人员苏某,从业8年多,炒股时间长达5年半。

  从业人员炒股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在业内看来,身处资本市场面临巨大利益诱惑是主要动因,而立体惩防体系建设尚未完全到位,则让部分从业人员心存侥幸。

  近一年来,在金融强监管要求之下,证监会从稽查执法、日常监管以及证监局现场检查等多个方面,加强了对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的查办,同时,依托刑事追责、行政处罚、行政监管措施、内部问责等构建立体惩戒机制。

  事前,完善制度机制。包括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督促证券公司强化内部监测、自查自纠及问责机制,落实全员合规管理,实现对各分支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一体化垂直管理,各证监局开展专项现场检查。完善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规则,督促机构健全投资申报、审查、监控、惩戒等内控制度,完善投资行为管理机制,进一步堵塞证券从业人员监管制度及执行中的漏洞。

  事中事后,强化监管执法。包括对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管控不力的机构从严问责,对违规人员强化立体化惩戒体系,构建“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加强违规行为的通报警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同时,加强行业生态建设。包括开展行业文化建设综合治理,完善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基本规范和操守准则,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名单制度和执业声誉管理机制。

  从目前查处的案件来看,上述立体惩防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此前招商证券违规炒股“窝案”被查,暴露出公司长期存在合规漏洞。1月3日被处罚的国都证券原总经理杨江权违规炒股案,暴露出券商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的制度建设及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的内部监测检查机制不到位等问题。近期被点名的信达证券案,则暴露出未建立员工违规买卖股票监测系统等不足。

  巨大的利益诱惑,需要以巨大的违法违规成本予以制衡。尽快推动立体惩防体系落地、到位,将有助于形成对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监管的“严”氛围,也有助于真正构筑起从业人员“不敢、不能、不想”违规炒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3
原标题:壹快评丨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屡禁不止,立体化惩防体系建设亟待加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