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境内创投行业面临募资与投资双重困境之际,一股赴港 “找钱” 的新风潮正在内地VC/PE机构间悄然涌动。
一方面,有不少投资人正着手筹划赴港申请牌照、设立基金;另一方面,香港近年来大力发展科创,高校、引导基金等多方释放积极信号,“活水” 愈发充沛。
然而,内地机构在布局香港市场时,面临资质条件、牌照申请等诸多困惑。内地机构赴港 “掘金” 究竟前景如何?又该如何念好 “本地经”?
投资人开始赴港 “找钱”
咨询牌照申请流程、了解当地创业投资情况、对接有关同行……近期,吴爽(化名)忙于考虑在香港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事。吴爽是华南一家规模达几十亿元的VC机构募资负责人,他对记者表示:“听说近年香港在大力发展科创,还设立了一些引导基金,我们想去看看。”
无独有偶,另一家与记者交流的VC机构IR负责人也表示:“我们2023年一直在琢磨这个事,也咨询过一些中介机构,考虑能否在香港募资设立基金。”而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投资的VC机构创始人则称,已在香港设立了一只小基金,主要投向本地和海外项目。
事实上,内地VC/PE机构2023年就已掀起一波境外募资小高潮。“这两年向我们咨询搭建跨境架构及境外募资的VC机构多了起来,不只是头部的,还有一些腰部机构。”此前一直协助内地VC/PE机构搭建美元架构及对接境外资金的陈文锋告诉记者,他接洽过的内地VC机构,有管理规模达百亿级的大机构,也有50亿元以下垂直领域的专业化基金。
无论是前两年的 “新加坡热”“中东热”,还是如今的赴港募资,原因都只有一个:境内募资、投资双双遇冷。“现在境内募资太难了,也比较难找到适合投资的标的,想到境外试试看。”吴爽表示。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大部分有境外募资设立基金想法的机构仍处于考虑和前期调研了解阶段,真正设立了基金并且落地投资的寥寥无几。
香港创投“活水”日益充沛
近两年来,香港发力科创的迅猛势头,让不少内地VC/PE机构都嗅到了潜藏的 “商机”。
“香港知名高校多,科研实力强,估计有不少可挖掘的科技成果,适合我们这类做早期投资的基金。”吴爽对记者表示,如今早期投资机构也开始 “越投越早”,不少机构已经开始和高校合作共同孵化项目,他们自己也开始考虑投资一些优质的科技成果,并帮助它们转化落地。
在“投早投小”的大趋势下,不少高校项目成为了“香饽饽”,而对香港高校项目而言,不仅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还具有通畅的资本退出通道。“香港的项目可到内地拓展市场,再回到香港或海外上市,这是作为资金方比较看好的一点。”吴爽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知名的几所高校正在以不同形式涉足创业投资,丰富了本地科创项目和基金的资金来源。比如,2024年12月18日,香港大学正式宣布与首批创业引擎基金(EEF)投资伙伴达成合作,和中科创星、英诺天使基金及海阔天空创投共同承诺投入3.7亿港元,以支持港大相关初创企业的发展。
据记者观察,此前香港高校设立的基金规模不大,多为投向本校学生或校友创业项目,但现在这些高校也开始 “试水” 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本校或当地科创项目投资。英诺天使香港基金合伙人谭伟豪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高校设立基金后,社会资本便可与之合作,优势互补平衡风险,尤其对外地机构来说,还能借助高校资源打开局面。
此外,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设立及旗下管理的300亿港元共同投资基金,同样备受内地创投机构关注。该基金被视为香港版的政府引导基金,且相对于内地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条件更加具有弹性,据记者了解,深圳多家头部VC机构都与之有所接洽。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去年10月发布《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时,也提出了多项真金白银支持香港科创发展的举措,包括设立100亿港元 “创科产业引导基金”、调拨15亿港元与业界配对成立联合基金等,这预示着,香港愈发充沛的科创基金正为各路有意投资香港的机构提供更多可能。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香港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约1.3万亿港元。在科创基金方面, 2023年新成立的科创基金数量相比前一年增长了约30%,新募集资金规模增长近40%。
外来和尚如何念好本地经?
尽管跃跃欲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内地VC机构却有不少疑惑。“不太了解我们是否符合条件和资质,牌照申请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成本,当地的资金是否会比较灵活等,都需要我们前期去调研。”吴爽表达了一些她的顾虑。
记者留意到,境内创投业一直苦恼的税收问题,或将能在香港得到些许宽免。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此前发表文章称,建议合资格的私募基金视乎投资表现与绩效回报,可获得利得税及薪俸税宽免。
对于布局香港市场的境内VC机构,该如何念好本地经?事实上,两地的差异在募资端就已经有所体现。陈文锋在为多家境内VC机构安排境外募资时发现,这些机构会首先展示机构的品牌、投资理念、投资方向、过去的IRR等较为宏观的东西,而对项目的投资阐述展示得较少。
“境外的资方会考虑投资层面的细节,比如投了哪些项目、怎么获取项目、投决逻辑是什么、内部怎么过会、项目投资怎么成功或者失败的、失败怎么处理等等。”陈文锋表示,境外资方更看重由底层项目反推机构的投资理念和逻辑是否成立,在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更想看到机构赚的是 “阿尔法” 钱,这会提高募资的胜率。
对于有意赴境外募资的VC/PE机构,陈文锋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做好对境外市场的研究分析和可行性评估;第二,提前熟悉和了解境外资方的投资逻辑和习惯,以便把握有限的机会做好募资路演;第三,在寻找资方之前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提高募资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入乡随俗,首先要知道这个 “乡” 在哪里,“俗” 是什么,做好知彼知己的准备,才能百战百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