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25.02亿元,与2023年的549.15亿元相比,减少了124.13亿元,甚至低于2015年的437.79亿元,引发广泛关注。
电影票房下降首先与观众需求变化有关。过去几年,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并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平台上有无数账户提供国内外各种影视作品的剪辑,包括在数分钟内为用户介绍一部(集)影视剧的各类二创视频。去年以来短剧热出现,这些短剧的故事在几分钟内就会有各种反转与冲突,让人欲罢不能。短视频的快速切换和丰富的视觉刺激让用户大脑释放大量多巴胺,从而越来越沉迷于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部分观众的娱乐阈值。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居所有互联网用户首位。其中,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则达到151分钟。这种每天长时间、高强度的短视频输入,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一部分观众对院线电影娱乐消费的需求,甚至有的观众已经很难接受“平庸而冗长”的电影。
精品电影数量减少是电影票房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10亿元票房以上电影有12部,2024年只有7部。2023年有68%的电影为早年立项,疫情期间储备后集中于2023年上映。2024年供给质量相对下滑。同期好莱坞则由于前期编剧罢工而精品电影出品也较少,使得2024年我国电影市场供应吸引力减弱,一些院线不得不重新上映数部老电影。
电影缺乏吸引力的缘由之一是一些电影作品的制作缺乏创意,过于套路与模板化。从我国电影市场来看,一些电影在内容上缺乏创造性供给,有的出品方为了减少投资风险,过去长期依靠成熟IP,但市场对此已经审美疲劳。现在一些有热度的电影则主要以社会话题或真实事件进行再创作,而正是由于更接近现实,观众对作品艺术感染力的要求也更高。制作方若在内容制作方面缺少创新,则可能会增加明星与营销的投入,这会进一步挤压制作成本。但一些水平较差的电影过度营销吊起观众胃口后,如果观影体验较差则很容易被舆论“拉黑”,从而让许多影迷丧失对营销的信任。
一些电影从业者则认为“缺钱”是行业主要问题。“钱荒”的根源,本质上是因为无法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回报,导致电影投资风险过高。当前,观众的需求越来越高,可替代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电影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但主要原因是,电影产业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升级需求。电影行业认为,电影是一种非标品,这导致每一部电影都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这是一种内在风险导致的投资减少。但是,这种逻辑并不能解释好莱坞与宝莱坞的繁荣。
电影投资风险过高主要是因为中国电影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套现代化的生产制作标准,在手工作坊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的过程中,一些资本过于依赖电影以外的因素来降低风险,形成了路径依赖,从而持续弱化创作力,形成不良循环。在基本的制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评估标准和规则,对行业外资本而言,成本是不透明的、无法控制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产业风险。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内资本往往会将他们以优势地位首轮获得收益权份额溢价转让,甚至出现多轮转让,从而导致电影投资金融产品化,而最终接盘的资金往往承担巨大的风险。
因此,我国电影产业的问题并不在于观众娱乐消费方式的变化,而在于产业本身亟待升级,无论是内容创造性,还是产业标准化现代化等方面,都需要回归电影产业本身的市场轨道。否则,这种制作体系难以保证稳定的产品输出质量。电影是其他视频产品无法取代的一种产品与艺术,应让其回归电影本身的定位,从内容创作、生产到后期制作,从资本到市场,实现各就各位,依照透明的、科学的市场规则与集体的创造性,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实现繁荣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