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遇上发热,各种剂型的布洛芬该怎么选?
2025年01月03日 22:16
作者: 刘旭
来源: 新京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中国疾控中心1月2日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目前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叮当快药1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四周对比前四周,呼吸道疾病用药销量持续走高。具有代表性的抗流感药品奥司他韦及速福达,销售增长率高达164%;同时,感冒发热类产品销量均增长显著。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起病急,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症状。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常被大家用来缓解感染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时的发热症状,作为解热药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组长、副主任药师陶小妹提醒,使用布洛芬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及间隔时间,布洛芬用来解热,一般连续使用不要超过三天。

  “发热是机体的防御反应,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建议盲目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超过38℃,但连续服用布洛芬三天仍不见效,这说明其不能解决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此时应及时就医。”陶小妹指出。

  布洛芬制剂一般按照给药途径大概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注射类、口服剂型和栓剂。栓剂是通过直肠给药的。生活中口服剂型使用较多,市面上比较常见包括混悬液、缓释胶囊、普通片剂、颗粒,不论哪一种剂型,都能起到解热镇痛作用,但是起效时间不太一样。陶小妹介绍,儿童退热,一般首选混悬液、混悬滴剂,成年人退热首选片剂,胶囊和栓剂也可以,栓剂是直肠给药,起效时间非常快。“用于退热,给药的间隔时间一般在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不要超过4次。”

  在服用布洛芬解热时,如果还同时服用一些感冒药,需警惕同服的感冒药中含有布洛芬。陶小妹提醒,市售的感冒药很多都是复方制剂,里面可能含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成分,如果同时服用布洛芬会产生叠加效果,有超量的风险。因此在服用感冒药时应关注其成分,再决定是否还需要服用布洛芬,以免造成药量过大。

  布洛芬还应避免和以下药物同服,包括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甲氨蝶呤、地高辛、口服降糖药、氯化钾、门冬氨酸镁钾等含钾制剂、螺内酯等保钾利尿药、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香豆素)等口服抗凝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此外,服药期间应禁烟禁酒,以免增加发生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胃肠道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肝病、肾病患者、哮喘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备孕妇女等应慎用或禁用布洛芬。陶小妹介绍,明确有过消化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的患者,服用布洛芬会加重溃疡或出血;心脏疾病比较严重或卒中风险比较高的人群,不建议服用高剂量的布洛芬;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哮喘;服用布洛芬有可能会延迟或阻止排卵,备孕妇女应慎用;如果哺乳期间服用了布洛芬最好停止哺乳,等到药物代谢完再继续哺乳;孕后期建议禁用布洛芬。

  服药期间还应关注不良反应。陶小妹介绍,布洛芬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果服药后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建议在饭后或饭时服用,观察是否能改善,如果饭后或饭时服用仍出现胃肠道症状,建议考虑替换其他药物。还可能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耳鸣。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神经系统症状一般比较轻,停药后就能自行缓解。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血栓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就医。

  除了解热,布洛芬还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在缓解疼痛时使用,建议连续使用不要超过5天。陶小妹指出,布洛芬主要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偏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和痛经等。用来止痛,首选缓释胶囊。这种剂型可以让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在12个小时内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因而适合镇痛时使用。建议每12小时给药一次。一般服药后1至2小时就能见效,如果服药后几个小时还感觉没什么效果,这时候也不要盲目加量服用,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导致疼痛的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新京报记者刘旭

  校对柳宝庆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呼吸道传染病遇上发热,各种剂型的布洛芬该怎么选?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