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分别在广州、深圳组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国家分子药物创新中心。至此,广东已有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全国居首;全省另已建成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覆盖12个地市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所谓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战略力量,更是制造业重要的战略布局,每个领域全国仅布局1家,最为明显的特点便是以“企业+联盟”为标志的创新模式。
在广东,这种创新模式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国内显示龙头TCL与业内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了印刷显示领域全国第一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内骨干成员共同出资或技术入股成立了企业法人实体公共开放平台——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华”)。这一“行业自发组织”首次在行业内实现了企业间以资本为纽带形成公共研发开放平台。
随后不久,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提出,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自主结合构建各类产业技术联盟。尔后,聚华“变身”成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实际上,在制造业大省广东,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模式,早已屡见不鲜。但,如何推动产业创新模式从单点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并最终培育更多新支柱新赛道,一直是广东制造业创新升级的难题。制造业创新中心便是一项重要的探索。
日前,于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研究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前,广东各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多来自广东的优势产业领域,通过横向、纵向的资源整合,中心能够吸附全国各地、各个环节的创新要素,推动产业高地进一步成为创新高地。同时,市场化模式又使创新解除了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逐渐培育出可持续的“造血”能力。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不仅是广东在制造业领域做出的重要探索,更是为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单打独斗”走向“联盟型”创新
2019年,全球首款结合量子点和有机发光优势的混合结构喷墨打印31英寸4K H-QLED样机在当年的全球性消费电子展中亮相,智能绿色制造、高分辨、宽色域、广视角等特征均代表着新型显示产业的“未来元素”。
这款产品背后,在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的组织下,浙江大学提供了量子点材料及器件基础研发成果;TCL、纳晶科技、普加福、星烁等上游材料企业分别提供了各自特长的量子点材料;TCL华星光电提供了31英寸氧化物TFT背板;聚华则负责印刷平台、整机方案设计、打印验证、墨水调配、材料检测等技术……
很难想象,十数家主体如何在研发过程中如此高效地进行调配合作。
在漫长的技术研发迭代周期中,各环节都面临着重重挑战。前期阶段,科技研发与产业需求不对接,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项目失败率高、易夭折;再加上产业细分性越来越强,创新越来越考验不同主体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类似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这样的机构,为制造业创新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囊括产业链上下游多环节的产业联盟成为创新的新兴角色和重要驱动力。
其中,中心既扮演着牵头人的角色,协调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做好技术匹配与整合;又充当着承上启下的衔接点,能上承材料、装备厂商,下启TCL、天马等面板、整机厂商,为研发成果提供评估和中试验证,并反馈指导其不断迭代更新。在研发满足量产工艺指标后,创新中心又催动其向面板厂商股东单位转移落地。
在中心万余平方米的G4.5印刷技术研发及中试平台,各类精密生产设备有序陈列,每年约20—30个项目从这里完成中试。依托该平台,印刷有机发光显示/量子点发光显示(OLED/QLED)的完整工艺流程等技术相继得到突破。
“如今,我们已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印刷显示创新链。”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负责人付东认为,在自主灵活的运营模式下,联盟能有效集结创新资源,使各成员各尽所能、分工协作,最大程度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
在他看来,目前,中心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从单一产品创新到产业链一体化创新的转变,“在整体构思和架构上,我们不再仅仅瞄准某一具体产品,而是希望带动整个生态参与创新、倒逼产业链各环节迭代升级。”
打破“地域”壁垒汇聚全国创新资源
除了促成跨单位的“联手”,制造业创新中心还在打破创新的“地域”壁垒。
对于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而言,情况尤其如此。由于全国范围内每个行业仅设置一家,因而其往往综合了全国各地的资源,并推动其在广东汇合。
从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共建单位名单来看,有不少来自省外。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为例,依托其创建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便能够联动来自上海、北京、哈尔滨等地产业链各环节上的百家成员单位。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项目主管颜云介绍,中心拥有临床研究管理系统CTMS和电子试验主文档管理系统eTMF等数字化平台,能够实现临床研究数字化运营和项目全流程管理,建立了临床研究质量管理体系(cQMS)和相关SOP,确保研究全程可追溯,并推动了成员间的跨地域协同配合。
一方面,这种聚合效应体现在人才、科研等要素流入,可持续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在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借助人才共享机制,已经集聚了国内外院士领头的省级创新团队、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带头的市级创新团队、各地市技术领军人才、海外归国人才等高端人才共计数百人,研发人员占比已超过七成。
付东表示,聚华还同住友化学、三菱化学、日本爱发科等世界顶尖上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形成优势聚集,引导其融入广州印刷显示生态链。
除参与创新外,股东单位还通过项目合作方式互相派驻人员,实施人才共享,并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博士后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未来的产业人才,为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这些制造业创新中心还能针对地区产业链弱势环节落地项目、孵化企业,助推区域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发展壮大。
“依托全产业链资源,中心能为企业孵化提供‘一站式’服务。”颜云透露,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组建了专业运营团队,从检验检测、产品注册,到项目投资、品牌搭建,企业孵化链条各环节需求在中心的生态平台都能得到满足。
目前,中心已启动运营3万平方米产业孵化基地国创育成,成功孵化安捷明医疗、智普医疗、明准医疗等创新企业。近年来,中心还吸引了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迈胜医疗、汉诺医疗、北芯生命、上海微创等一批医疗企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落户深圳龙华,区域企业集聚效应越来越凸显。
一面“补血”一面“造血”
在生物医药领域长期流传着一则“三十定律”,这是指药物研发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一款新药最终面市前平均需要耗资10亿美元、耗时10年,且仅有不足10%的成功率。因此,融资难、资金链易断裂使不少项目难以走出实验室。
然而,到2022年,位于深圳的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成立仅4年就积累了新药管线超20项,且已获得临床批件(IND)。这一成就既与全产业链研发团队赋予的强大的创新能力相关,又离不开稳健可靠的资金支撑。
首先,在小分子中心9家股东单位中,便有一家为投融机构。此外,中心还依托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泛联动仙瞳资本、清华力合、高特佳、同创伟业、澳银资本等生物医药领域专业投资机构,在联盟400多家成员企业中,有约四分之一为投融资机构,这些机构也成为中心所孵化企业的主要投资者。
同时,小分子中心在新药开发的初期阶段会对项目进行严格的评估筛选,重点攻克具备较高成功率和市场潜力的项目,缩短研发周期,并采取多管线并进的方式分散风险。小分子中心综合部总监梁文珊介绍,目前中心已有大量管线储备。
她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通过“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合同制研发服务机构”的VIC商业模式,中心能够推动项目快速转化,从而灵活满足投资者需求,提高投资回报率,最终促使资金链与创新链紧密协作、各得所需。
项目在实现转化后,又能够为小分子中心带来资金回流,减轻财务压力。据介绍,当联合开发的管线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可对项目权益进行出让或授权。根据项目孵化情况,小分子中心还可适时转让部分股份获得收益。
近年来,广东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列入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集群营收超4000亿元。但同国际相比,高端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资金加持因而更为关键。梁文珊也认为,深圳是中国科技金融的前沿阵地,且毗邻港澳,资本市场活跃,这也是小分子中心落地广东的原因之一。日前新鲜出炉的国家分子药物创新中心也正是由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牵头组建的。
事实上,区别于传统科研机构,这种市场化模式正为越来越多制造业创新中心采用,分析其资金来源便可发现主要有三部分——政府、股东、市场化运营收入。在深圳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上述三部分来源分别占比75%、12%及13%,通过战略直投汉诺医疗,中心还获得超20倍回报。
这一多元结构使中心在外界“输血”的同时,也实现自主“造血”,创新不再单单是“烧钱”的环节,而是直接带来“看得见”的收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