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金债加速发行的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作为自带“准财政”属性的政金债若以2万亿增发开局,对于明年年初基建实物工作量加速落地意义重大。
据机构预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计划在2025年一季度大幅增加发债规模超过2万亿,同比增加近50%,将全曲线增加债券供给。由于发债量较大,三家银行正在与承销商沟通,准备趁着当前利率较低的机会,在新年伊始就加快债券发行的速度。
华西固收相关研报预测,明年政金债的净融资或有所增长,保守假设下,2025年政金债供给维持在6万亿左右,净融资约1.6万亿元,若政策行参与发力稳增长,参考2020年政金债融资同比增幅在1万亿左右,2025年政金债供给可能增长20-30%至7万亿元左右,对应净融资约2.6万亿元。
政金债加速发行,明年全年净融资预计触达2.6万亿
从历史发行情况来看,政策性银行对政金债的发行安排有较强的季节性规律,年内发行规模往往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其中前三季度发行量占到全年发行量的八成左右,而年内的发行高峰一般在二季度或三季度。
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供给慢于季节性,主要受去年年末1万亿增发国债落地和PSL重启,而此次在财政政策适度宽松下发行高峰前移,能够发挥重要的“准财政”作用。
华西固收团队指出,2020-2024年期间,政金债每年供给量在5-6万亿左右,对应净融资在2万亿左右,预计2025年政金债净融资或触达2.6万亿左右。根据华西固收测算数据显示,若政策行参与发力稳增长,参考2020年政金债融资同比增幅在1万亿左右,2025年政金债供给可能增长20-30%至7万亿元左右,对应净融资约2.6万亿元。
资金面主要影响商业银行购债资金,需关注国开债和国债利差走扩的可能
财通证券分析师陈兴表示,政金债是以筹集信贷资金为目的发行的债券,整体期限较长,贷款主要投向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下行期或稳增长发力期,政策性银行往往会扩表以新增信贷投放,而信贷增长的最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政金债。
“政金债对资金面影响不大,与政府债不同,政金债发行筹集的资金并不会进入国库,因此对于流动性的影响有限。政金债发行对于资金面影响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买债消耗超额准备金,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趋于减少”,陈兴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为应对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将到来的发行浪潮,不少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近期纷纷在积极筹备或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本工具发行活动,其中经历了2024年第一个5年期永续债赎回高峰后,部分银行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均选择了“赎旧发新”的方式来滚动补充资本,以此降低融资成本并提高资本效率。
“对于投资者而言,考虑到政金债发行已有提速迹象,在政金债发行放量的阶段,若其供给节奏相对于政府债明显更快,那么短期国开债和国债之间的利差或有扩大,需要关注国开债和国债利差走扩的可能”,有券商分析师提醒。
今年以来,10年期国开债和10年期国债的利差逐步走窄,由年初最高20bp下行至6bp左右。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兴业研究表示,政金债的流动性变化,一方面和发行规模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投资端的交易结构。国债由于免税受到银行青睐,而政金债的直接持有人中非法人产品占比超过30%,这是国债更具配置特征、国开债更具交易特征的重要原因。
有分析人士认为,若中长期限政金债发行放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当前交易层面缺资产的局面,不过若后续中长期供给仅是节奏上放量,而非持续放量,可能短暂拉大期限利差,但中期维度或仍难以改变期限利差的中枢。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