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末,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两个标志性事件:当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首次将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独立行业给出政策导向。12月,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成功登陆港股,后者在今年3月一度翻过千亿市值。
许多人觉得,2024年势必是人形机器人“高开高走”的一年。
某种程度上也是确实如此。今年3月的英伟达大会上,“AI教父”黄仁勋携手人形机器人全球九位顶流登台亮相,行业与资本市场均为之沸腾。
而对于这样夸张的作秀,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比如7月的上海WAIC上,主办方于世博展览馆门口展出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数量正好是英伟达大会上展示厂商数量的一倍。
预期打得很满,但现实是什么?
时光来到2024年末,美国AI巨头OpenAI公司宣布正在研发实体智能机器人,并且重新启动了解散4年的内部机器人开发团队。无独有偶,特斯拉方面也被传即将在明年年初发布第三代Optimus。
但另一则消息却透出人形机器人预期与现实之间的撕裂。人形机器人最早的“网红”波士顿动力,在12月初意外宣布裁员5%,涉及45位员工,并且裁员并非处理某个业务分支,而是“涵盖所有部门”。
面对质疑,波士顿动力的表态非常坦诚:公司面临“资金消耗过快的问题,迫切需要精简运营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并且公司需要“面对特斯拉等公司的压力,且难以将媒体关注转化为盈利。”
年初时,我们无不为人形机器人在视频中所展现的硅基生命力所倾倒。一年过去了,我们依旧惊叹于特斯拉Optimus接网球,惊叹于宇树科技的四足狗在山坡上跳舞。
但现在,看客们却多了一些嘲讽——“看上去是端到端,实际是遥操”“为了拍五分钟视频,用掉十块充电宝”……诸如此类。
回到资本的视角,大家期待看到的仍然是,真正有人,能为一件“人形机器人”商品支付真金白银,而不是只作为融资手段。
过早的头部化
融资是每个早期行业最显著的风向标。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份至10月份全球人形机器人共发生69起融资事件,总金额超过110亿元。其中有56起发生在中国,总金额超过50亿元。
乍看之下似乎还行?然而稍加“平均”,国内人形机器人单轮融资金额,甚至与海外的融资案例有着数量级上的差距。
而比起同样处在投融资热门赛道的AI,人形机器人显得平淡许多。根据IT桔子数据,截至12月17日,今年国内在AI领域共发生644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的633起;涉及金额高达821.29亿。
当然,针对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投资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原因在于一大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的融资都不披露融资金额。
一位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行业门槛并没有想象的高,玩家众多,巨头林立,且缺乏商业化实践,人形机器人初创融资企业,几乎没有与投资方进行任何价格博弈的空间。
“能感受到资本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是很热烈的,”另一家今年刚获得国资平台投资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不只是企业,包括官方对于推进这个行业背后也有压力,各种因素导致下半年也有很多人形机器人涌了进来,行业其实比较乱的。”
同时,上一波浪潮中胜出的互联网和制造业巨头,包括小米、小鹏、华为等,纷纷选择在体系内部孵化项目,导致对人形机器人的大量投资并不可窥见。
巨头下场,也同时反映了初创企业在这个超多学科交织,又需大量后期资源投入的行业中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巨头入局,会让资源开始逐步向头部聚拢,行业会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从融资环境来说,创业企业下半年已经不再那么容易获得更多的投资了。”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你的产生生态并不精准,护城河被压低,那么在未来一到两年中,这些创业企业一定会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
量产与商业化
在撕裂的行业现实下,人形机器人厂商似乎都尝试向外界证明,自己有着非常好的商业化前景。
于是,从业者们纷纷瞄准了“量产”一词。
今年5月,宇树科技发布了定价9.9万元起的G1人形机器人。随后的WAIC大会上,宇树科技迭代了G1人形机器人版本,并将其称为量产版,使得设计更符合量产需求。
另一家仿生机器人企业EX机器人甚至对外指出,公司已实现机器人量产并盈利,出货量达到500台左右,并预计明年出货量将提升。
在宣告量产的背后,宇树定价“9.9万起”的机器人被外界认为自由度偏低,并且不标配运控控制系统和算法;EX机器人则像是另辟蹊径,产品宛如蜡像一般更注重外表仿生,而不在仿人类动态或运动能力上“卷”。
而针对工业制造场景,人形机器人企业更偏向放弃“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标签,而对机器人进行专业化、场景化的改造。
12月,上海的人形机器人顶流——智元机器人也宣布开启规模量产,至2024年底的量产计划已经达到近千台。这个数量几乎已经与特斯拉明年计划在自有工厂部署的Optimus数量相当。
而今年8月智元的新品发布会上,公司发布了没有脚的轮式机器人远征A2-W。据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营销服副总裁姜青松透露,这一款机器人在8月初时已经计划发货100台左右。
“这样的设计,其实卡位了一个特殊的场景——当前比较泛用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只会搬运,但大部分柔性生产场景不止需要机器人搬运,也需要机器人操作,包括取物移物,操作自动化设备等等。因此许多机器人生产厂家集成移动设备和操作设备于一台机器之上,机器人并不需要长得像人,也无需双腿移动。”卢瀚宸告诉记者。
就像猎豹移动CEO傅盛所说,“机器人可以有很多机械臂,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有腿呢。”
不过即便是进行了这样的改造,人形机器人是否就能被誉为“量产”?
“量产这个词放在汽车产业里,指的貌似是万台起步,但人形机器人貌似真没哪家做了一万台的,而且现在卡壳的地方并不是制造能力,是没有这么多需求。”一位选择匿名的机器人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谈及。
今年8月,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王兴兴在谈到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时这么说,2024年年底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时间节点——但是那并非是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还有一段时间,但不会超过五年”。
“2025年可能是会有一些小规模量产,但到不了大规模的地步。一些细分场景会真正有一些小批量的落地,这是基本可以预见的。但这距离真正我们所预期的大规模量产还有距离。”卢瀚宸表示,“其实我们所说的大规模量产,本质上还是有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的落地带来的量产。”
AI与机器人,谁主商业化?
除了商业化的难题,人形机器人面临的另一个命题是——机器人本体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到什么地位。
有观点认为,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人形机器人的高价值环节,反而可能是背后的具身智能。
在这一点上,英伟达,以及华为,似乎处在同一赛道上。
今年3月,英伟达发布了GR00T通用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同时更新了Issac Sim平台,试图让所有头部人形机器人都在GR00T平台上实现高效训练。
逻辑上,英伟达通过的芯片,工具链等绑定生态伙伴,通过生态伙伴的场景训练数据,快速迭代GR00T大模型,令生态伙伴对英伟达的依附加强,从而成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链主”。
虽迟但到的华为,则如法炮制了英伟达的战略。
11月中旬,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生态伙伴名单终于陆续得到揭晓。
其中,除了大量在制造业中布局的协作机器人本体企业大族机器人、拓斯达、埃夫特、墨影科技公司外,缔约方更多来自应用于各种场景的特种机器人企业,如智能交互、农具、建筑、教育、甚至脑机接口等。
虽然同时有消息称华为仍在尝试自研本体,但华为的野心更在于,通过生态伙伴进入场景,获得场景数据,打通场景逻辑。就像华为依附生态伙伴造车一样——本质上仍然是通过智能化能力,获取汽车智能化产业的高价值部分。
无独有偶,近期据外媒报道,OpenAI虽然已经投资Figure和Physical Intelligence等人形机器人企业,但却在内部重启了四年前解散的内部机器人软件团队。消息人士称,OpenAI可能会将这种兴趣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并且最近已经开始开发人形机器人。
随着具身智能企业通过低成本获取多维数据,进而产生强议价能力,甚至自建机器人本体时,人形机器人企业要如何把控场景与受众,值得思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