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光伏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期,硅料价格跌破4万元/吨,组件投标价卷到7毛钱/W。残酷的价格战之中,处于光伏下游的逆变器却风景独好。2024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300274.SZ,股价75.09元,市值1557亿元)营收净利润均同比上涨,不仅成为行业内少数业绩正增长的企业,且成为行业内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阳光电源以逆变器业务为基础,在风光储新能源领域构筑了显著的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根据标普全球发布的2023年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数据,阳光电源以130GW的年度出货量继续保持全球市场领先地位,产品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阳光电源动作频繁,除了继续在逆变器领域发挥优势,接连还在中东、欧洲、东南亚拿下多个储能大单,为锁定未来业绩打下基础。此外,阳光电源推动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以募集资金扩建其全球逆变器和储能产能,旗下子公司阳光新能源通过收购成功拿下泰禾智能(603656.SH,股价18.99元,市值34.82亿元)控制权。
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投资环境和急需“反内卷”的国内市场,2025年,阳光电源能否继续稳坐光储产业的“头把交椅”?
预计明年逆变器出货和行业增速保持一致
阳光电源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在光伏逆变器领域,阳光电源无疑为全球的龙头,据了解,阳光电源在全球逆变器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批量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量为130GW。
阳光电源的逆变器主要包含微型逆变器、户用逆变器、组串逆变器、集中逆变器和模块化逆变器,全面覆盖户用、工商业和大型地面电站等应用场景。
储能系统亦是阳光电源的核心业务,今年11月,公司与英国Fidra Energy签署4.4GWh储能合作协议,系欧洲最大储能合作协议。12月,又与菲律宾上市企业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签署1.5GWh储能系统合作协议,系东南亚最大储能系统订单。据阳光电源介绍,公司2023年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10.5GWh,连续第八年位居中企第一。
不过,在国内光伏产业集体“过冬”的日子,阳光电源也很难彻底独善其身。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499.46亿元,同比增长7.61%,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微增5.21%。但在现金流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为8.04亿元,同比下降82.34%。公司应收账款在三季度末攀升到超过250亿元。
针对经营性净现金流的减少,阳光电源曾在机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上称,前三季度经营净现金流较2023年同期减少38亿元,主要是因为存货和应收账款增长,占用的资金增加。对公司明年逆变器出货目标的展望,公司称,全球光伏明年新增装机预计增长15%~20%,预计公司逆变器出货和行业增速保持一致。
光储降本有望继续打开增长空间
伴随光伏主产业链价格降低以及储能系统成本走低,清洁能源逐渐成为全球主流消费形式,光储融合项目有望在2025年大幅增长。以阳光电源为例的光储企业有望受益其中。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年度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将达到2万亿美元,是化石能源投资的2倍。其中光伏投资总额跨过5000亿美元门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阳光电源在今年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也曾表示,从发展空间上来看,全球风光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尚处低位,未来提升空间大,根据第三方机构数据,202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处于低位,其中光伏风电占比5.4%,2030年一次能源消耗中风光占比可提升至21%。2023年全球发电量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仅30%,其中风光发电占比13.3%,预计2030年全球风光发电占比提升至38%。
“从经济性来看,新能源未来规模化+技术进步,度电成本持续降低,经济性持续改善,新能源将是最便宜的电力来源。短期来看降息能够显著提高光储项目经济性,另外风光占比提升,电力系统对储能等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阳光电源说。
国开证券在2025年光储行业年度策略报告指出,光储行业拐点将至。2024年光伏行业围绕“反内卷”发布多项政策,通过限制产品最低价、降低出口退税税率等方式引导价格逐步回归健康发展,资本开支放缓,行业供需逐步改善,2025年行业出清有望加速,盈利能力得到修复。
华安证券在今年11月发布的研报称,从核心竞争力来看,阳光电源产品、成本、品牌优势构筑高壁垒,随大容量电芯迭代、构网型等技术升级、海外产能扩建推进,公司全球竞争力与份额有望进一步夯实,充分受益于光储需求高增,并预计公司收入将于明年突破千亿元。
此外,阳光电源仍在持续扩建产能。今年10月,阳光电源GDR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公司拟募集不超过人民币48.22亿元(按照定价基准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折算后,募集资金为美元),用于新增国内年产20GWh先进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海外年产50GW逆变设备、15GWh储能产品的生产体系,以深化公司的全球化布局。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