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状态呈现逐年向好态势,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健康服务质量和可及性仍存在差距。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等12月30日公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7》(下称《报告》)介绍,2023年,全国达到相对健康发展状态的城市占比达到16%,Ⅰ类亚健康城市占比持续提升,Ⅱ类亚健康城市占比基本持平,Ⅲ类亚健康城市占比持续下降,城市健康发展状态呈现逐年向好态势。
根据报告,所谓城市相对健康是指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达到平衡和协调的一种发展状态。这种状态下,城市的各个系统运行良好,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冲突或矛盾,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评价标准包括经济系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合理,就业机会充足,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社会系统(城市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充足);文化系统(文化氛围浓厚,设施完善);环境系统(城市的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管理系统(城市的行政管理高效,公共服务便捷,城市规划合理,居民生活便利)等。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步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的生活属性受到更多关注,各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宜居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报告》称,城市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健康发展仍面临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尤其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健康服务质量和可及性仍存在差距。
“应以健康公平为导向,持续均衡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着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快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多措并举破解城市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报告》建议,持续均衡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日前举办的2024中国城市论坛和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冬季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杨开忠表示,当前,如何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赋能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是对城市经济提出的重大理论需求,充满了新的创新机遇。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认为,城市健康发展应体现“乐活”这一特性。石敏俊说,乐活城市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潮,强调城市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增长机器,不能只考虑环境可持续性,应当同时追求人的福祉改善和地球环境可持续性。
石敏俊带领的研究团队基于“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构建了“乐活城市”评价分析框架,并对全国252个城市的“乐活城市”指数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全国“乐活城市”水平的个体差异较大,指数得分总体上呈东南向西北逐级递减的态势。“产城人融合是走向乐活城市的必经之路,要以城载产,以产聚人,以人兴城,链式推进,使城市成为具备生产生活能力及经济创收能力、并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复杂适应系统。”石敏俊说。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也表示,新时期经济增长模式、动力等发生新的变化,导致城市发展逻辑发生变化,未来城市发展将出现数字化、绿色化、可持续化、多元化、特色化等五个新趋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