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化明显:更注重质价比。他们不冲动消费,既拒绝无理由的溢价,也不喜欢无品质的低价消费。在新消费趋势下,时尚、日化行业也呈现新特点,比如奢侈品牌进入“分化赛”、快时尚品牌寻求转型突破口、国际高端美妆寻求新增长点,同时,“新中式”服饰火出圈、国货美妆迎来良好发展势头,潮玩巨头开始逐浪出海……只有顺应消费新趋势,才能培育壮大新动能。
调价、直播带货、线上限时店……
奢侈品牌进入“分化赛”
今年以来,奢侈品牌呈现明显分化,不仅体现在业绩方面,还体现在策略上。业绩方面,当其他奢侈品牌出现营收下滑、净利润承压时,爱马仕、Miu Miu则在逆势增长。策略方面,爱马仕、LV(路易威登)等头部奢侈品依旧走在持续涨价的道路上,而Burberry(博柏利)、Mulberry(玛葆俪)等二线奢侈品品牌则在最新财报中都强调降价策略。
在业内人士看来,单纯的涨价和降价都不能根本解决奢侈品品牌面临的问题,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是客户运营能力,“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过去,奢侈品行业已经进入专业化、精细化运营阶段。
目前,从各大奢侈品的应对来看,多元化布局、拥抱社交媒体等成了品牌不约而同的做法。比如,LV在社交平台上进行秀场直播活动,同时推出线上限时店,观众可以即时购买或预约线下体验;范思哲(Versace)踏上抖音带货之路;迪奥和古驰也在社交媒体上频繁投放开屏广告和短视频;爱马仕入驻小红书。
要想把握未来增长机遇,奢侈品品牌必须重新审视市场环境、重新激发品牌创造力、重新梳理品牌战术打法。这意味着回归品牌价值和行业本质:凭借卓越的工艺和创意以及独特的品牌价值推动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营造有意义、有个性、有共鸣的客户关系和消费体验。
总之,消费者是成长的,市场是变化的,谁能适应趋势,把握未来,谁就是市场的主导。在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背景下,新品牌逆袭和老品牌焕新都有空间,就看谁能抓住市场变化中的机会。
开大店、高端化升级……
快时尚寻求转型突破口
凭借高端的设计、大众的价格,主打“又快又新”的快时尚曾经风靡一时。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精细化,快时尚行业的光环开始黯淡。新兴电商品牌如SHEIN的崛起,以其极致的性价比和强大的线上运营模式,对传统快时尚品牌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快时尚品牌不得不开启转型之路,寻找新增长点。记者注意到,快时尚品牌以前是靠规模扩张来换增长,如今则是在品牌调性和购物体验上多花功夫。其中的对应举措之一就是开设更多的旗舰店和形象店。
比如,H&M的部分旗舰店不仅配备了柔和灯光和超大落地镜方便人们拍照打卡,还增设休息区和儿童游乐空间。优衣库也关闭了一些小店、老店,以及下沉市场表现不甚理想的店,并更加重视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开设大店甚至是旗舰店。
有一些品牌则谋求高端化升级,还有的则切入运动滑雪等领域,Zara就是其中之一。目前,Zara正试图通过发力运动赛道,尤其是推出全新的ZARA SKI滑雪服系列,来获得新增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快时尚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突出重围,除了要做好品牌营销、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以外,还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产品本身。因为,随着“质价比”消费观念崛起,国内消费者不再追求为品牌盲目消费。相较于品牌,消费者会更看重产品的质量。
传统元素+现代化设计
“新中式”服装火出圈
手工盘扣开衫、香云纱连衣裙……今年以来,“新中式”服饰火出圈。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新中式”持续成为热门话题。
记者了解到,“新中式”的“新”主要反映为这种风格是在传统服装元素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设计。比如从设计元素上看,加入盘扣、云肩等经典中式元素;从款式上看,结合旗袍等中式服装版型;从面料上看,在绣布上加入现代特殊设计,最终呈现一种既典雅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形态。
与严格讲究形制的汉服不同,新中式服装在设计环节上往往可以更加大胆乃至更具有突破性。泡泡袖旗袍、盘扣上衣配百褶裙……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搭配也凸显了新中式服饰的创新与包容,对拥有独特国潮审美的年轻一代将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这一消费趋势也吸引相关品牌参与其中。在消费者熟知的服装品牌中,MO&Co.(摩安珂)及其姊妹品牌Edition、Dazzle(地素)等都推出了新中式产品线。
业内人士认为,国风服饰的“出圈”与传统文化的火热紧密相关。消费者不仅为服饰买单,更认可其所承载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这是文化自信的直观表现。
当前,国潮服饰俨然成为行业的新赛道,相关企业要抓住机遇,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完成对服饰的多元化探索,让国潮服饰更好地走进市场和生活。
精准护肤、发力医美赛道……
美妆品牌寻求新增长点
随着消费者科学护肤意识的觉醒和护肤认知水平的提高,提供精准、针对特定肌肤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成为护肤品牌赢得市场的关键。比如,溪木源搭建了全肤质敏感肌产品矩阵;薇诺娜研发出针对敏感肌的精准配方;林清轩首提“黄金三层抗皱法”,从抗老到精准抗老……精准护肤,更能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精细化的要求,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提升。
同时,越来越多美妆企业在医美赛道上发力,有的在医用敷料上下功夫,例如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倩碧(Clinique)推出“倩碧CX重组胶原蛋白复配液体敷料”和“倩碧CX胶原蛋白创面敷贴”;曼秀雷敦推出首款医用修复贴系列;国货美妆企业贝泰妮、丸美生物等都推出了械字号医美产品。
有的在上下游布局,如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修丽可推出品牌首个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铂研”胶原针,即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欧莱雅宣布收购瑞士护肤品集团Galderma(高德美)10%的股份。前不久,欧莱雅投资了国内高端医疗美容连锁机构“颜术医美”。
可见,以皮肤科学为基础的轻医美或者医美赛道,正在成为各化妆品企业寻求新增长的支点。另外,美妆行业的新兴市场增量还有男性护肤、银发经济、儿童护肤等,涌现出美妆行业独有的韧性和创新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潮崛起,国货美妆品牌已经逐渐与国际品牌“平分秋色”。这些具有极高性价比、质价比的国货美妆品牌,凭借亲民的价格和不亚于国际品牌的品质,成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活力。
直营店开到欧美地标性商圈
潮玩巨头逐浪“出海”
在当前消费市场中,潮玩已不再是小众爱好,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彰显个性、表达情感、传递文化的新兴力量。消费市场方面,《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潮玩产业总价值约6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101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这一市场吸引众多入局者。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潮玩相关企业8470家,其中前11月注册836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3.22%。
而一些走在前头的企业,已经开始扬帆出海。其中,玩具游戏市场增长迅速的东南亚地区成为不少潮玩公司“出海”的首站。泡泡玛特、名创优品及旗下TOP TOY、19八3、寻找独角兽等品牌都在布局东南亚市场。
随着出海进程的加速,近年来,潮玩巨头还将直营店开到纽约时代广场、伦敦牛津街、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等各国地标性商圈,潮玩出海也由单一的产品售卖向输出品牌和文化升华。
出海也为潮玩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以泡泡玛特为例,今年三季度,泡泡玛特收入同比增长120%~125%,其中中国大陆收入同比增长55%~60%,港澳台及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40%~445%,业绩远超预期。
业内人士分析,以文化、情感为纽带,满足全球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触动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让其为“悦己体验”买单,是潮玩走向国际化的关键。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