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哪些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记者就此在发布会上提问。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提问时表示,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当中,相关部门通过增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调查内容,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这些调查都客观反映我国经济结构重大变化,反映创新发展新的特点以及绿色低碳新的趋势,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计信息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普查对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修订,修订后的2023年GDP为129.4万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4万亿元,增幅为2.7%。
全面摸清我国经济家底
康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次普查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普查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我们对全国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调查,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布局和效益等情况,为了解掌握产业的发展状态,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资料。”他说。
第二,客观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五年来,普查数据显示,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通过增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调查内容,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这些调查都客观反映我国经济结构重大变化,反映创新发展新的特点以及绿色低碳新的趋势,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计信息的支撑。
第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依据。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信息,对于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制定好“十五五”规划任务、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的目标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依据。
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未改
康义介绍,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积极变化,展现出稳固的基础、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能。
首先,发展基础更牢。普查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其次,发展结构更优。五年来,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未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继续提升。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力量。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
第三,发展动能更足。五年来,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中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企业创新研发势头强劲,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8年增长65.1%。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高端化发展步伐加快。
第四,发展安全保障更强。五年来,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稳步提升,能源供给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五,发展可持续性更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我国新的优势产业。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领跑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