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12月26日在“央广网财经年度对话2024”作主旨演讲时表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极为重要。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黄汉权指出,要认清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国内看,需求不足仍然是突出矛盾,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从国际看,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不确定性上升。
黄汉权指出,2025年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既必要,也可行。在总量规模上,明年将提高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扩大预算内投资规模等。在使用方式上,明年将通过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在支出结构上,明年重在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 底线。
黄汉权指出,2025年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适度宽松”,有利于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向市场传递稳增长的强烈信号,提振市场信心。调整货币政策基调是扩大内需、推动物价合理回升、防范金融风险、顺应全球流动性环境变化的需要。
黄汉权强调,2025年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提高政策整体效能。
黄汉权还表示,2025年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方面,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等。
激发市场活力方面,要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规范招商引资,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激发地方活力方面,要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调整财力和事权的匹配机制,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支出;增加地方财力和税源,解决地方短期财政紧平衡困难和债务风险问题,提高地方在落实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能力。
激发要素活力方面,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大力发展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支持“长钱长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