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至26日,以“大模型·大未来”为主题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科创发展大会”(下称“大会”)在成都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以及超过百家人工智能产业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方向,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本次大会发布了《“巢燧”大模型基准测试报告》(下称《报告》)、成立了“高校大模型创新发展联盟”(下称“联盟”),并评选出大模型领域的“2024年度十大突破技术和进展”。
今年以来,我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各类大模型百花齐放。据不完全统计,国产大模型的数量已超过200个,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基于此,OpenEval平台、天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和大模型基准评测专家委员会从两大维度、六项细项对多个大语言模型展开全面评测,并在此次大会上联合红星新闻发布测评结果,《报告》通过跟踪国内大语言模型发展态势,揭示大语言模型潜在风险,为大语言模型研发把脉问诊和指引方向,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安全治理提供关键数据,促进产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整合高校在大模型领域的优势资源,红星新闻在本次大会上发起成立了联盟,为大模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赋能和人才培养。未来,联盟将围绕技术交流、人才定向培养、国产适配、大模型备案、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关键领域,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专业服务,为大模型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及系列配套活动落地成都高新区,借此将成都高新区的产业环境及人工智能领域政策传递给多个赛道项目和合作高校,助推成都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引导优质大模型企业和高校研发团队在成都市生根发展。
作为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区,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已培育行业大模型46个,在成都市占比达70%。目前,成都高新区正以产业基金+专业园区+产业政策全要素配置供给,为区内企业提供更良好的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