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多年发展,京东方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集群。下一个30年,京东方将从战略、技术、模式、应用、生态、ESG六个维度向新发展。京东方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刘志强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创新是助推显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京东方以持续不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构建技术‘护城河’。目前,我们的技术创新已进入‘无人区’,将打造三大技术策源地,与合作伙伴共创产业新生态,通过技术创新,助推行业竞争从聚焦价格走向聚焦价值,融合共生发展。”
发展战略升级
2024年,京东方发布基于“屏之物联”战略升维的“第N曲线”理论,以半导体显示技术、玻璃基加工、大规模集成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优势为基础,精准布局玻璃基封装、钙钛矿光伏等前沿领域,全力打造业务新增长点。
“钙钛矿光伏技术发展极具潜力,材料轻薄,可以制造柔性光伏电池,同时弱光发电性能好,可以在阴天或室内光线条件下产生电力,未来有望成长为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京东方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司达表示。
京东方进入光伏赛道并不是从零开始。首先,钙钛矿光伏在技术原理、器件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特性等方面与半导体显示有较高的相似性。京东方可以将在半导体显示产业,尤其是OLED显示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能力、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经验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制造,同时结合公司大规模制造精益管理能力构建竞争优势。其次,京东方下属子公司京东方能源在光伏应用端有广泛布局,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业务能够产生良性互动。
“我们的中试线项目2024年9月10日生产设备搬入厂房,10月18日就产出首块1.2m×2.4m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样品。”司达告诉记者,这充分证明京东方具备涉足钙钛矿光伏赛道的基础。京东方将持续加大在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为后续大规模量产线建设筑牢根基。
“玻璃基封装在半导体领域是趋势,也是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结合公司的玻璃基打孔、叠层布线等精细化加工能力,京东方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封装解决方案。”司达说。目前,京东方已布局试验线,成立了玻璃基先进封装项目组,实现了样机产出。
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年来,京东方坚持把营业收入的7%左右投入研发,累计自主专利申请数量超9.2万件,覆盖柔性OLED、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
刘志强表示:“2021年我们就率先发布ADS Pro(高端LCD显示技术解决方案)、f-OLED(高端柔性OLED显示技术解决方案)以及α-MLED(玻璃基主动式新型LED显示系统及解决方案)三大技术方案。随着ADS Pro技术不断升级迭代,LCD的响应速度可降至1毫秒以内,并支持500Hz以上的刷新率。”
目前,ADS Pro技术的应用已覆盖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等领域。
在柔性OLED领域,京东方柔性OLED屏累计出货量超4亿片,近两年几乎所有一线品牌的高端旗舰折叠屏手机都搭载了京东方的产品。
司达表示,“京东方早在2021年就展出了N形三折叠OLED产品,是我国首家发布三折叠OLED屏幕的厂商。该产品研发难度很大,要解决内外折受力、铰链等多个技术难题。”
作为新型显示技术之一,MLED(小间距LED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色域、高动态对比度的优势,适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等领域。
“当前,京东方的技术创新已进入‘无人区’,再往前发展需要攻克更多难关。我们提出打造半导体显示、物联网创新、传感器件三大技术策源地,希望联合多方力量,形成创新生态圈,共同推动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刘志强表示。
坚持绿色发展
京东方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发展的每一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我们提出了在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的目标。”司达说。
在绿色产品方面,京东方已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8款产品获得碳足迹评估核查报告。“绿色产品的核心就是从产品设计、原材料、生产过程、物流运输到终端用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在产品设计上,我们追求极致的轻量化、低功耗等指标,同时通过技术迭代提升产品能效;在生产过程中,最大化利用回收材料,有效减少碳排放。”刘志强说。
京东方16英寸笔记本电脑绿色显示低碳模组采用高达60%的回收材料,相较同类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降低约50%;M3.0 86英寸红外交互电子白板采用18%的回收材料,产品更轻薄,功耗更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减少21.14%。
在绿色制造方面,京东方拥有1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座灯塔工厂及1座零碳工厂。“我们的工厂基本上使用绿电,很多工厂实现百分之百废水利用。”司达表示。
在近日举办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京东方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倡议”,共同推动显示产业全流程绿色减碳,加快绿色转型。司达表示:“显示行业竞争加剧,我们希望与同行一起打破内卷,避免价格战,转向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高价值竞争。”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