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座跨越黄河铁路钢桁拱桥青海尖扎黄河特大桥进展顺利
进入冬季,令人瞩目的青海省尖扎黄河特大桥仍在施工。远远望去,两岸在建的青绿色桥体节间正一节节向河中央延伸,犹如一条巨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作为川青铁路全线重点桥梁工程之一,尖扎黄河特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它不仅是交通建设的壮举,更是守护生态、造福百姓的标志性工程。“桥梁总长1596.20米,主桥共设计50个节间,每个节间的杆件通过拱上吊机吊起,用高强螺栓连接,如同在高空中拼积木。”中铁大桥局西成铁路项目部书记瞿小荃告诉记者,目前黄河北岸已经完成第14节间架设,南岸完成第11节间架设,一共完成25个节间架设,工程进度超过50%,预计2025年7月份实现合龙。3D打印技术、测量设备TS30全站仪、沉降变形观测设备等技术的运用,让尖扎黄河特大桥的建设制造变“智造”。
川青铁路11标测量室测量员孙仔明在现场展示了运用3D打印技术做出的微型磁力棱镜。“该装置拆卸方便,观测角度可任意360旋转,采用强力胶将磁铁片粘贴在平整的构筑物表面的指定点位,再将磁力棱镜吸附在磁铁片上,形成磁吸子母扣,从而实现观测目标的精确安装。它不仅能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满足工程要求,还能够替代人员在前方放置棱镜,在确保其精度的前提下极大地规避了部分测量工作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孙仔明说。
据了解,尖扎黄河特大桥工程位于“黄河尖扎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拟鲇高原鳅、黄河裸裂尻鱼等。为保护水生生物,大桥主跨变更为366米一跨过黄河,避免了水中设置墩子,并且采取拱梁同步架设、杆件通过桥面进行运输等措施,减少了油污污染风险,有效保护了水环境和鱼类繁殖。(经济日报记者拓兆兵)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