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比特币的涨势其实正面临着一个近来成为股市热点“题材”、但大多数加密货币投资者可能并未关注到的风险:量子计算。
这项新兴技术在本月谷歌宣称其新型Willow量子计算芯片取得突破后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根据谷歌的介绍,Willow可以成倍地减少错误,解决了该领域近30年来一直在研究的量子纠错的关键挑战。另外,Willow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一个“标准基准计算”。即使是如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需要花费“10的25次方”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项计算——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宇宙的年龄。
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市场而言,量子计算技术发展背后可能带来的一个致命风险将是:如果将该技术运用于黑客攻击,窃贼也许能够轻而易举地从据称安全的数字钱包中窃取比特币,从而导致币价暴跌。
长期“天敌”出现
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功能强大到足以破解比特币的量子计算设备,目前离真正问世可能还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尽管如此,除非比特币开发者群体能对其加密技术进行进一步升级,否则量子技术的进步将对比特币构成长期风险。
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Arthur Herman表示,如果有人获得了开发量子计算机黑客的能力,并决定利用这种能力来攻击加密货币,那么币圈这里就将有一颗随时等待爆炸的定时炸弹。
分析师还警告称,对比特币的量子计算攻击,还可能会对传统金融市场产生有害的溢出效应。
据哈德逊研究所2022年的一项研究估计,如果比特币遭到量子黑客攻击,将给加密货币和其他市场造成超过3万亿美元的损失,并引发经济深度衰退。Herman表示,自该研究报告发布以来,量子黑客可能造成的损失已不断扩大,因为比特币已经攀升至10万美元附近,并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投资资产。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目前也已承诺将为政府持有的比特币建立一个战略储备库,并将之誉为“数字诺克斯堡”——诺克斯堡是美国装甲力量最重要的军事训练基地,美联储的金库也设在这里。
然而,量子计算技术也许可以让黑客轻易突袭这座“数字诺克斯堡”……
在标准计算机中,所有数据从根本上说都是用0或1的二进制来表示的,而量子计算机则与之不同,它利用亚原子粒子的奇特属性,用“量子比特”(qubit)来表示数据,量子比特可以存在于0和1混合的连续状态中。
这使得量子计算机能够快速完成标准计算机需要花费人类一生以上的时间才能解决的任务。这些任务可能包括研发新药、预测天气或破解用于保护敏感数据的加密技术。
如何影响币圈?
放到加密货币领域,举例来说,目前最常用的加密方法涉及被称为“公钥”的非常大的数字,公钥是两个大素数的倍数。这两个素数组合起来就能生成所谓的“私钥”。数据可以用公钥编码,用私钥解码。
目前,加密货币用户对自己的私钥保密,但公钥可以向外界发布或共享。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标准计算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从公钥中推导出私钥,因为 “因式分解”——找出可以相乘得到公钥的素数,非常困难。
但量子计算将让因式分解变得更加容易。1994年,一位美国数学家就设计出了一种算法,只要拥有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就能在几分钟内将庞大的数字“因式分解”。
从密码学上来说,这种突破其实不仅会威胁到比特币,也会威胁到传统金融,因为许多网上银行系统都是使用公钥加密技术的变种。但安全专家警告称,比特币可能对量子黑客来说是一个特别诱人的目标。
专门从事量子安全网络安全的初创公司QuSecure的联合创始人Skip Sanzeri表示,比特币将成为疯狂攻击的目标。银行会有一定的监管、防御机制和保护客户的能力,而比特币则几乎是“狂野的西部”。如果你的比特币被盗,你的钱包是不会赔偿你的。
虽然以往黑客也曾盗取过比特币,但他们的攻击一般都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入加密货币交易所。量子计算攻击则将更加隐蔽,因为它将使人们对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产生怀疑,而不仅仅是少数安全性较差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一旦量子计算机变得足够强大,所有比特币最终都会面临风险。
一些比特币库特别容易受到量子黑客的影响。例如,在比特币诞生初期,比特币被存放在公开密钥暴露的地址中,其中包括据信属于比特币神秘创造者中本聪的大约100万枚比特币。据Galaxy Digital称,约有172万枚比特币(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超过1600亿美元)存放在这种地址中,后来这种地址才被逐步淘汰。
不少加密货币高管们此前已表示,比特币未来可以通过采用量子计算机无法轻易破解的新型加密方式来确保其安全性,但这种彻底改革可能需要数年之久。而更大的麻烦在于,由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改变其技术需要世界各地维护其网络的人们达成广泛共识——过去类似的升级一直进展缓慢,且争议不断。
即使加密社区最终就如何对比特币进行量子黑客防护达成一致,也还有另一个障碍:现有的比特币需要转移到能抵抗量子计算的地址中。每个持有比特币的个人或企业都需要执行这样的转移,否则就有可能被量子黑客盗走比特币。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