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商务部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毛小菁: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技术对非洲国家很有吸引力
2024年12月24日 08:1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北京报道

  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70年来,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中非关系迅速发展。从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到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升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双方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非关系定位实现了“三级跳”。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中方又同30个非洲国家建立或提升了战略伙伴关系,完成中国与非洲所有53个建交国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实现了双方关系又一次整体跃升。此次峰会为中非合作带来哪些新机遇?中非贸易新的增长点何在?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需要注意哪些风险?未来,中国对非援助如何更好地与贸易、投资协同发挥作用?围绕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对商务部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毛小菁进行了专访。

  “新三样”将成中非贸易新增长点

  《21世纪》: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这为中非合作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毛小菁:伴随此次论坛召开,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关系的升级为经贸合作奠定了更加良好的基础与氛围。

  《21世纪》:中方宣布了未来3年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其中,贸易繁荣伙伴行动提出,中方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你如何看待上述政策对中非贸易带来的影响?中非贸易新的增长点何在?

  毛小菁:“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突出表明中国对非洲开放市场的意愿。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至2023年,中非贸易规模由不足1000亿元增长至1.98万亿元,年均增长17.2%。

  中非经济互补,但贸易呈现不平衡的特点,中国自非进口以农矿产品为主。中国对非扩大市场开放,将对进一步扩大自非农产品进口、平衡中非贸易起到积极作用。伴随零关税待遇带来的政策利好,中非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合作,助力更多非洲优势特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对非进一步开放市场,但是非洲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都需进一步提升。比如,保证农产品品质的稳定,加强冷冻保鲜技术以及运输效率。如此,非洲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才可能进一步释放。

  从中国对非出口来看,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近年来对非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持了非洲绿色转型发展,预计将成为中非贸易新的增长点。当前,全球发展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非洲拥有丰富的锂矿、钴矿等矿产资源。未来,双方可围绕绿色发展进一步深化贸易和产业合作。

  非洲是中企“出海”新蓝海

  《21世纪》: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性变化?对于未来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有何建议?

  毛小菁: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整体保持稳定,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在30亿美元~50亿美元。截至2023年年末,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400亿美元,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

  根据我们调研了解的情况,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美国和欧洲市场存在政策风险,东南亚市场相对饱和、竞争激烈,非洲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布局是新的蓝海。

  就吸引力而言,非洲人口正在快速增长,加之非洲正在稳步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和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因此,长远来看,非洲是具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此外,非洲劳动力成本较低,这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是,非洲政治安全形势对企业投资是一大挑战。建议企业在布局时考虑政治稳定、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的非洲国家,在前期对当地国情、法律法规、营商环境、宗教风俗等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同时,也要考虑不同非洲国家的经济体量、投资吸纳能力等因素。

  通过援助撬动企业投资

  《21世纪》:有观点认为,过去几十年,许多国家都在对非洲进行援助,但是非洲国家发展依然落后。请问,你如何评价中国对非援助的特点和取得的成效?

  毛小菁:援助本身是一个外力,无法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属于南南合作范畴。

  相较发达国家,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非洲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非洲国家提供更具参考借鉴意义的发展经验和适用技术。中国通过人力资源培训、技术合作等方式分享的发展经验和技术,对于非洲国家很有吸引力。

  未来,中国对非援助可以兼顾标志性工程与“小而美”项目,注重“硬援助”与“软援助”相结合。此外,可以根据非洲国家的需求提供新兴技术领域的援助,帮助非洲国家通过技术的跃升形成后发优势。

  《21世纪》:在你看来,援助如何更好地与贸易、投资协同发挥作用?

  毛小菁:相较援助,贸易和投资更有利于受援国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其内生动力。具体来说,贸易可以带动产业发展,投资则带来新的技术、管理经验、就业和税收。

  如何更好地利用援助,带动贸易和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有更广泛的发展理念,使援助和贸易、投资既有分工,也有协作。对于需要政府投入、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社会发展领域,可以用援助进行支持,如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卫生、粮食安全等。对于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行业和领域,则可以通过援助进行撬动,引入企业投资。

  举例来说,在农业合作领域,为帮助非洲国家提升粮食安全保障,可以通过技术援助帮助其改良农作物品种,提升种植技术,并通过培训和物资援助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在采后减损、农产品运输、仓储等环节得到改善。对于经济作物,可以通过培训和技术合作推动非洲农产品质量达到中国的检验检疫标准,帮助其进入中国市场,提升非洲农产品贸易水平;还可以通过援助的方式,为农业产业园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为工厂提供定向的职业技术培训,为促进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6
原标题:专访商务部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毛小菁: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技术对非洲国家很有吸引力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