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来华旅游或将迎来新热潮。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消息,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新政发布后,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区、市)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在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携程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入境游总经理孙博文预测,外国人来华跨区域深度游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文旅趋势,城市能否把握新政红利,提高外国人接待能力和水平,提供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将是关键。
新政发布后,跨区域深度游将成新趋势
政策发布一周以来,效果已经初显。据多家媒体报道,武汉天河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都陆续迎来第一波免签外国人过境游。近期在社交媒体上,“韩国人周五下班来中国”更是成为热词。
孙博文介绍,自“240”新政发布以来,政策相关的目的地搜索指数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这一政策。”
南都记者注意到,与此前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相比,此次政策调整最大特点是增加停留时长,允许跨区域通行,且新增山西、安徽、江西、贵州、海南5省等内陆省份成为过境免签旅游地,同时将福建、湖北、陕西3省停留活动区域扩大至全省,广西停留活动区域扩大至12市行政区域。
“除北上广深等城市外,近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等更多城市开始成为外国游客入境的第一站选择,张家界、丽江、香格里拉、大同等热门城市也吸引着更多外国游客。”孙博文表示,此前外国人来华过境免签游部分受中国航线、入境口岸等限制,来中国后多局限在某一区域旅游,从平台入境机票订单来看,今年以来有近1/4的入境游客来中国两次以上,“一次玩不够,未来外国友人选择更长时间的跨区域深度游将大幅增加。”
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吕宁近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前144小时过境免签游政策,释放的政策红利仍不及预期,让不少外国友人表示“没玩过瘾”。
在孙博文看来,新政发布后将进一步满足外国友人“玩得过瘾”的需求,有助于带动新一波的中国旅游热,一些此前外国人较为陌生的中小城市,中国文化底蕴浓厚的文旅城市,将成为外国人自由行的首选,“文化之旅、古建筑之旅会非常受欢迎,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出圈,山西小西天等景区将对外国旅客有吸引力。”
“China travel”火爆海内外,社媒KOL背后助力
过去一年,“China travel(中国游)”、“City 不 city(时髦不时髦)”成为国内外社交媒体的热词,外国游客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分享来华旅游的体验。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仅在海外版“抖音”TikTok上带“China Travel”标签的视频总播放量就超过7亿。
此前,72/144小时免签政策已推行多年,孙博文认为,过去一年政策出圈,离不开海内外社媒的流量推动。中国新闻周刊曾阶段性追踪21位粉丝数超过1万的Youtube博主,近4个月内总计发表168个以China Travel为主题的长视频内容,其中有10位博主的粉丝数超过10万,有7位博主发表了超10个视频。
“让海内外的人了解中国公共政策的变化,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KOL包括海外大型自媒体的传播作用非常重要。”孙博文说。
近期这一政策传播,亦入选中国公共关系协会2024优秀公共关系案例,该协会评价称,政策发布后,通过新闻发布、社交媒体、旅游平台及国际合作等多渠道得到广泛传播,交通、文旅、金融机构等各方面协同提供前所未有的旅行便利,成功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政策显著降低旅行成本和时间成本,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亲身体验中国魅力,“免签政策对中国旅游市场产生强大拉动作用。”
过境免签政策出圈后释放的红利,在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期公布的数据中也可见一斑: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今年以来,适用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
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毛旭在12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直言,近年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系列便利的外国人来华政策,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提升外籍人员在华出行、支付、通讯、住宿便利度,有力促进中外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带动了旅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
接住“外国人流量”,城市服务提升是关键
在业内看来,“240”政策出台后,相较此前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无疑将对目前亟需提振的中国经济而言带来有效的政策效用。
但在实践中,政策如何落地,如何形成辐射效应,仍有待打通多个堵点难点。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张小影告诉南都记者,当前过境免签政策效应全面显现,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各机构包括企业在内接力细化落实,才可能产生综合效应。作为从业者尤其是企业,更需要以海外视角,用分享体验、沉浸式等多种方式提升推广能力,推动国内目的地文旅高品质、国际化发展。
在孙博文看来,这一波新政之后,要把握政策红利,吸引更多外国友人来华,还需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跨区域旅游放开后,城市和城市之间要做好衔接,比如交通接驳怎么更方便,外语服务需要更完善,一些中小城市,如何在交通、支付、住宿甚至沟通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需要相关方共同努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为了提升外国人来华便利度,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举措,如不少机场新增了服务柜台,如银联、支付宝、携程等站点,以及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等。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文旅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重点文旅场所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同时保障能够用现金支付兜底。
针对外国人住宿不便等难点,今年5月,公安部、商务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在中国政府网上明确回应称,正在研究相关工作措施,旅馆业不得以无涉外资质为由拒绝接待境外人员,将指导监督旅馆业进一步改进涉外接待服务能力。
相关商业平台也在行动,比如针对境外游客购买门票的需求,携程海外平台联合国内多家景区开通在线购票服务,并在八达岭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近30家景区落地国际版售票机,支持境外游客多语言、多种支付方式购票。
孙博文坦言,对于从业者而言,要逐步提升接待服务海外友人的能力,但背后无疑需承担一定的成本,“酒店要提供外语服务,人力成本可能就会增多,一些小地方的酒店没有动力去提升,也是因为没有很多接待外宾的需求。”
他表示,改进服务能力,仍要以市场为驱动,“只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服务接待外国人士的收入变得更多时,服务业就会考虑成本投入,新政出台后会是一个新的推动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