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规模情结拒让掮客变“刺客”
2024年12月23日 02:05
作者: 黄钰霖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现在我们不叫‘开门红’了,有了更多的新名字——‘春日作战’‘万物生长’‘收获金秋’‘岁末献礼’。”某银行员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明年全年均有业绩考核指标和营销主题,任务量不小。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罕见提到,存款利率“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这也给商业银行由来已久的展业状况作出了官方“认证”。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将银行在月末、季末等业绩考核时点,部分员工“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的现象摆上了台面。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时值年终总结、备战明年“开门红”阶段,各路资金掮客又在商业银行领域活跃起来了——号称可帮助银行员工完成各类考核指标,比如信贷、存款、对公账户……更有甚者,紧跟市场热点,推出个人养老金账户“代开”服务,每个账户收费近百元。

  无论是助贷助存,还是代为开户,资金掮客看似都能解决银行员工绩效考核的燃眉之急。不过,长期来看,这对于银行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资金掮客极易变成“经营刺客”。

  首当其冲的是信贷风险。为促成交易,多数助贷公司会通过包装、伪造资料等方式,帮助不符合资质的客户通过银行的信贷审批,进而获取资金。不过,无论是在对公侧还是在零售端,一些资金被套取后沉淀空转,甚至流向成谜,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率,银行坏账风险也急速攀升。今年以来,帮助借款方逃避还款的“职业背债人”甚至已形成产业链,引发监管关注。

  同时,资金掮客也让银行“内卷”陷入恶性循环,使本就单薄的息差更加岌岌可危。一方面,在规模情结和市场竞争催化下,存款、贷款是压在银行员工身上的两大指标,但掏钱买存款,会让存款利率“明降实升”;另一方面,“返点”“返佣”式拉贷款,指标是完成了,资金收益率却并未提高,资金也未能助力实体经济。诸如此类,以价换量的粗放式发展,不仅徒增成本,也让员工吃尽苦头,而且非真实的市场反应传导至管理决策层后,“内卷”的现状更难以改善。

  除了商业银行,客户同样是资金掮客“背刺”的对象。助贷公司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了大量个人信息,客户的学历、工作甚至住所等隐私信息均有可能泄露,此后信贷中介的营销电话更是让人不堪其扰。近日,个人养老金全面铺开,部分中介开始与一些银行员工“合作”,提供有偿开户服务。已有客户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或预约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这无疑加剧银行的声誉风险。

  目前,针对银行业的“内卷”现状,中国人民银行已表态称,将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改善政策利率传导,逐步健全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机制等。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也更需要主动整治资金掮客乱象,摒弃规模情结,拒绝指标的“虚假繁荣”,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摒弃规模情结拒让掮客变“刺客”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