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首发经济”源自“首店经济”(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此前便有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根据“首店经济”特点为相应主体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业内预计,作为新兴的经济模式,“首发经济”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金融机构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提供符合“首发经济”特点的金融供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受访业内人士认为,金融与“首发经济”将双向赋能,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将为“首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将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转型突围的新兴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包括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针对需求不足的症结,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也是针对提振内需的重要举措之一。”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表示。
中信证券研报亦认为,重点提出“首发经济”,充分体现政府对促进优质新型消费供给、刺激消费内需的高度重视,有望催化游戏/影视等文娱内容、数字消费、广告营销等传媒互联网行业规模和公司业绩保持健康增长。
实际上,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首发经济”即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业内分析认为,“首发经济”现象可以为消费市场带来新动能,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为促进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提质拓展新空间。
今年,我国各地已积极在“首发经济”方面蓄力。如今年5月,上海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要围绕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目标,持续培育独树一帜的“首发经济”,深入建设引领时尚、定义潮流的全球新品首发地。
再如今年7月,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及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2024全球首发节”。其间还同步联合10余个全球首发中心和全市新开地标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奥运场馆、公园景区等举办百余场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汇聚户外运动、服饰、美妆、珠宝、文创、科技等品类首店和国潮品牌,不断打造新奇、新意、新潮的新品首发潮流集市和专属秀场,营造更具个性化风格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为北京首店首发经济持续出新。
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向记者分析称,发展“首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首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涌现出新业态、新概念,进而助力产业升级和发展。第二,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我国消费潜力,是提振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收入水平由中高水平向高水平迈进,居民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首发经济”的推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个性化、中高端商品和服务,进而激发出消费欲望。第三,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方面,线下品牌正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来增强品牌效应;另一方面,线上品牌也开始走向线下,寻求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当前,消费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共振,发展“首发经济”可以为企业发展及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与空间。“一是发展‘首发经济’将会获得政策层面的保驾护航,从而为企业推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长点,提供更好的环境;二是发展‘首发经济’将激活消费热点,为部分产业的升级打开市场空间。”杨海平分析称。
金融与首发经济“双向奔赴”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此前,在“首店经济”发展方面,金融机构已经做了有益探索。如2023年交通银行(601328.SH)江苏省分行曾推出助力南京“首店经济”发展金融服务方案,面向有消费需求的首店主理人定制个人消费用途系列贷款。
业内普遍预期,各家银行将陆续推出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以响应“首发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可能包括融资需求、结算需求、上市并购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风险管理类金融服务需求等。”杨海平表示,金融机构现有的关于科创金融、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场景金融的探索,投行金融服务经验等,均可以移植到“首发经济”服务中。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区别于2015年提出的“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的内涵更加丰富,其涵盖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的首次发布展示,强调整个链式发展的完整过程,体现时尚、品质、新潮的消费升级特征,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是地区商业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申宇婧看来,“首发经济”提到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均离不开创新,给金融服务带来巨大的增量发展空间。
“首发经济”意味着中国消费未来新的前进方向,围绕消费金融做文章是重要发力点。“‘首发经济’将涌现诸多新型消费场景,推动金融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为‘首发经济’提供更多的消费金融服务。”申宇婧表示。
在范若滢看来,加强金融对“首发经济”的支持,可以实现二者的双向赋能。一是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首发经济”发展带来的金融需求,做深、做细、做精场景消费金融。金融机构可加强与线下商圈、国际品牌、文化潮牌等合作,推出个性化信用卡业务,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增强客户黏性。二是积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加大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通过给予利率优惠、提升贷款额度等方式,争取更大的消费信贷市场。三是强化科技与数据赋能,提高金融服务质效,运用数字化手段持续提升风控、运营、获客等核心能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首发经济’背后也有强有力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伴随着‘消费+产业’双升级的外部因素驱动,来自消费者一侧的需求愈发多样化。”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金融机构一方面可在产业侧瞄准具有创新潜力的机构,围绕技术升级、商业创新提供金融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则可在消费者侧瞄准正在攀升的潜力需求领域,切入“首发经济”对应的场景完善相关消费金融服务。
除消费金融业务外,申宇婧认为,“首发经济”也可以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围绕开设首店、首设研发中心、举办首次展览等首次活动及其延伸的各种经济活动,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品类、更长周期的创新型金融服务。
申宇婧建议:“一是加强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应抓住‘首发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加强服务于‘首发经济’的金融产品创新。‘首发经济’无论从产品、内容、活动还是组织形式上都极具新意,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创新文化培养,尽快适应首发经济的业务特点,整合金融机构内部资源,推出一系列‘首发经济’金融服务产品。二是加强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提供力度。‘首发经济’培育是从0到1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提供更加周全和精心的服务,金融机构应加强与‘首发经济’企业的联系,为其提供更能满足其需求、解决其经营困难的有温度、能解渴的金融服务。”
此外,“首发经济”要求的创新精神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也是一脉相承。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表示:“过去在制造业领域有‘首台套’装备的概念。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将‘首发经济’看成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首台套’,在帮助企业应对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上发挥作用。”
事物总有两面性。“首发经济”一方面可以带来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也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提出新要求。对此,杨海平表示:“建议政府提供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建议商业银行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资金成本;积极推进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此外,各地搭建的股权投资体系亦可适当关注‘首发经济’的演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