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南方都市报主办的“绿色共生·数智普惠”2024年度ESG可持续发展生态大会在上海举行。在会上,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等展开了深入探讨。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ESG评级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表现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融资、运营和市场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王坦在主题分享环节中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已提出,近年来由于《巴黎协定》和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等全球性倡议的推动,ESG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巴黎协定》提出的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目标,已成为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指南。
王坦进一步分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信息披露和评级机制。他提到,自2015年《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以来,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政策和行动方案。欧盟在推动ESG评级和披露方面尤为积极,不仅制定了详细的分类法和披露法,还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工具。中国也紧随其后,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并不断完善ESG信息披露和评级体系。
然而,ESG评级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王坦指出,不同评级机构之间的评级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评级范围、度量方法和权重分配等方面的不同。例如,MSCI、Sustainalytics等国际评级机构在ESG评级中各有侧重,导致同一企业在不同评级体系中的得分大相径庭。“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决策难度,也降低了评级机构的指导意义”,王坦表示。
此外,ESG信息披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沪深北交易所已经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要求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和经营业务的特点进行信息披露,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披露不充分、不准确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也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针对这些挑战,王坦建议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统一的ESG信息披露和评级标准。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ESG管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全球ESG发展趋势。此外,评级机构应不断完善自身评级体系,提高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王坦表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真正有指导意义的方案。因此,信披和ESG评级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件事上能不能做得比较好会非常影响下一步可持续发展进程”。
出品:南都政商数据新闻部、上海新闻部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