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有数”栏目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信心有数”栏目,用数据记录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用数据描绘万马奔腾共创美好的活力之路,用数据书写每一个你我昂扬向上的信心之路。
千里之行,系于你我;心中有数,广东可期。
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开数据,今年前10月,广东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6426万标箱,同比增长9.7%,预计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7500万标箱,再创历史新高,提前到达“十四五”规划的2025年预测值。广东港口贸易何以势头强劲,铸就蓝色经济蓬勃发展核心引擎?这期“信心有数”带您看广东港口贸易背后的澎湃动能。
集装箱吞吐量提前达标
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海上贸易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贸易前沿。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水运建设,成果显著。“十四五”以来,全省已累计完成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724.9亿元,建成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今年已有惠州港荃湾港区荃美石化码头、潮州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配套码头等9个项目相继完工。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航线网络加上完善的港口设施,推动广东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创新高。从2020年的6728.95万标箱到2023年的7209.26万标箱,再到预计的2024年7500万标箱,广东港口不断刷新记录,提前到达《广东省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的2025年预测值。此外,广州港、深圳港作为“双核”,与珠海港、湛江港、东莞港等亿吨大港共同构成了广东港口的强大阵容,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超过2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约13%。
蓝色动能助推外贸规模连年居首
繁忙的港口不仅是货物的集散地,更是经济发展的蓝色动能源泉。广州港、深圳港已开通430多条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为广东外贸进出口连续38年保持全国第一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11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8%。其中,出口额为5.37万亿元,增长8.7%;进口额为2.9万亿元,增长12.6%。
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数据,广东已基本建成煤炭、油气、矿石、粮食、集装箱等较为完善的专业化港口体系,形成了较完整的航运生态链条,总体实力走在全球前列。今年以来,广州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超10%、出口商品汽车同比增长超20%;深圳港前10月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2766万标箱,同比增长15%。
繁忙海岸线彰显湾区经济“硬实力”
广东各大港口的繁忙景象,正是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航运调研机构Alphaliner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十大最繁忙港口中,中国占据了七席,其中深圳港、广州港、香港港均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港口协同合作,共同构筑了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有力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硬实力”。
向海而生,因港而兴。一艘艘远洋货轮在锚地等待引航进港,港口码头上各色集装箱整齐排列,准备发往全球各地。根据《广东省港口布局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广州港、深圳港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珠海港、汕头港、湛江港也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届时,广东将建成一个安全高效、智慧绿色、支撑有力、创新开放、国际先进的世界级港口群。
三大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各显神通
自2019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已公布了6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共计151个枢纽。在广东,共有11个枢纽入选,总量居全国前列。其中,广州港、深圳港、湛江港作为港口型物流枢纽,各具优势。
广州港作为历史悠久的商贸门户,航线发达,设施设备、引航、调度、装卸、集疏运、口岸通关等综合效率居全球前列。2023年,广州港集装箱航线已达268条,完成货物吞吐量6.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41万标箱。
深圳港紧抓全球经贸复苏及国际航运市场回暖机遇,今年以来集装箱吞吐量保持高位运行,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继2022年后再次突破3000万标箱,实现“量质齐飞”。
湛江港作为华南地区唯一通航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也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2023年,湛江港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1.4%和3%。
广东港口的强劲表现,不仅彰显了湾区经济的“硬实力”,更为广东乃至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