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民生”并购案又有新进展。
12月10日,国联证券披露了《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上会稿)。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将于12月17日召开会议审核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99.26%股份事项。
市场普遍认为,目前来看“国联+民生”的重组进度已更进一步,正式迈入实质性阶段。
即将上会
国联证券公告显示,国联证券拟发行A股股份购买民生证券99.26%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该笔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根据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2024年第6次审议会议公告》,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定于2024年12月17日召开2024年第6次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99.26%股份事项。
上会稿显示,国联证券拟向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共计294.9亿元,用于收购民生证券99.26%股份。本次交易对价对应PB估值为1.86倍,民生证券100%股权评估结果298.9亿元,增值率达86.2%。募集的配套资金计划全部向民生证券增资,其中财富管理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投入上限均为10亿元。
国联证券也强调,本次交易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以及本次交易所涉及的证券、期货、基金股东资格及股东变更事宜经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核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审核通过、完成注册以及取得核准尚存在不确定性。
关于并购目的和影响,国联证券在上会稿中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助于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可充分发挥公司与民生证券的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对于“国联+民生”的并购案,市场普遍认为,目前两者的重组进度已更进一步,正式迈入实质性阶段。
“近年来,券商整合并购步伐明显加快。”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向记者表示。
他认为,一方面,券商整合并购有政策扶持。监管层强调鼓励券商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地理布局、提升牌照效率和增强行业竞争力,特别是鼓励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规模化发展,因此激发了券商整合并购的热情。另一方面,在行业竞争加剧以及A股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券商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资源整合,增强资本实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需求提升。此外,国内券商与国际一流投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下,并购重组成为了券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可行途径。
提升行业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国联证券创立于1992年11月,注册资本28.3亿元,2015年7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20年7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向记者分析道,在市场下行阶段,国联证券大手笔并购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处于低位,资产价格相对便宜,这为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时机。通过并购,国联证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此外,并购还能够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和规模的迅速增长,尤其在经营面临困境时,通过并购来解决经营难题,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认为,国联证券可能主要是看中了民生证券在投行业务上强劲的实力。可以看到,2024年上半年,民生证券IPO业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后,可将自身现有的投行业务转移整合,使投行业务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还能在经纪、资管、投资和基金分仓等业务上提升行业排名,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现1+1>2效应
去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今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证监会也集中出台《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等配套政策文件,指引证券行业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等措施,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由此,券商行业正式迎来第五轮并购浪潮。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联证券曾表示,公司将稳妥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新“国九条”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锚定“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目标,持续完善优化体制机制,激活改革发展活力,注重系统集成,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迅速提升行业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
在重组草案中,国联证券强调,“本次交易将促进两家券商业务渠道、客户资源和产品服务优化融合,强弱业务实现互补,在提升综合资本实力的同时,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营业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资本集约型发展。”按此进度,国联民生有望成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首单并购成功案例。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证券是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成立于1986年,注册地为上海。2004年公司注册为保荐机构,2005年成为首批股权分置改革保荐试点保荐机构。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