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12月14日电 12月14日至15日,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第二届)央地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作主题演讲时表示,国有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地方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五方面发力。
第一,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铸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助力地方发展先进生产力,加强央地合作,必须重视和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第二,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第三,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
第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形态和重要工程。第五,探索构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季晓南认为,国企在助推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也面临一些体制和政策掣肘,有五方面不足。
一是先进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不够,重大原创性、颠覆性成果不多。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的比重悬殊,助力中西部产业换新行动方面难度不小。三是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较弱,国有资本难以发挥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带动作用。四是体制机制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有待提高,中长期激励机制进展迟缓。五是国企与民企科技合作项目对接不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混合模式突破较慢。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进一步表示,地方应提前做几点准备,更好实现央地共赢。首先是明确产业规划,地方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应该是明牌,要避免摊大饼。其次是优化营商环境,让央企和民企和谐共生。另外,提供政策支持方面,要倾听企业需求,合理需求应尽量满足。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主办,中企研战略与投资专业委员会、企业观察报社、《国企》杂志、全国各省市区驻京办事处信息协会承办,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协办。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