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能源登陆港交所 上市首日未能实现大涨
2024年12月06日 19:34
来源: 界面新闻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2570_0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国内氢能第五股来了。

  12月6日,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塑能源,02570.HK)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147港元/股,共发行482.79万股股份,每手20股,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6.29亿港元(约合5.87亿元人民币)。

  重塑能源开盘价为148.9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9%,随后加速下跌,一度跌超1.4%。截至今日收盘,重塑能源报147.1元/股,微涨0.07%,总市值126.71亿港元(约合118.21亿元人民币)。

  11月28日,重塑能源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信息,发售价当时定为每股发售股份145-165港元,募资金额达7亿-7.97亿港元(约合7.42亿元人民币)。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图片来源:重塑能源招股书

  天眼查APP显示,重塑能源成立于2015年9月,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装备及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以及氢燃料电池工程开发服务等。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林琦。

  根据当时招股书披露的数据,重塑能源估值将达到124.9亿-142.13亿港元(约合132.28亿元人民币)。其当时IPO招股时引入了一名基石投资者,九江市国资委旗下九江鼎创认购3亿元的发售股份。

  重塑能源的上市之路颇为坎坷,历时近四年。

  早在2021年3月,该公司曾递交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申请并获受理;但同年8月自愿撤回了上市申请。

  今年2月29日,重塑能源转战港交所,递交港股招股书,但于8月29日失效,递表时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时隔7个月,重塑能源二度递表港交所。11月14日,其通过港交所聆讯。

  2016年7月-2022年12月,重塑能源合计进行了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9亿元。

  招股书显示,重塑能源在上市后的股东架构中,林琦将持股13.74%,其控制的员工持股计划平台上海蔚清、上海蔚澜、上海蔚镜分别持股4.24%、1.39%、1.35%;中国石化(600028.SH/00386.HK)通过中石化资本持股13.53%。此外,一汽解放(000800.SZ)、宇通客车(600066.SH)、红杉中国等也有参股。

  根据以往业绩记录,重塑能源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氢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提供氢燃料电池工程开发服务;销售氢能装备及相关零部件及其他,主要包括提供售后服务。

  2021-2023年及2024年前5个月,重塑能源分别实现收入5.24亿元、6.05亿元、8.95亿元以及0.13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6.54亿元、5.46亿元、5.78亿元和4.09亿元,总计超20亿元。

  同期,该公司海外收入逐年增加。由2021年的550万元增至2022年的860万元,并进一步增至2023年的2320万元。

  其中,销售氢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分别占2021-2023年及2024年前5个月总收入的98%、94.9%、 95.8%及71.8%。

  氢燃料电池系统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效、低噪、零污染的技术优势。它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便携式发电和固定发电站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3年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销售输出功率、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销售输出功率、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销售额,重塑能源均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23.8%、42.4%、29.4%。

  氢气是一种替代能源,具有在能量转换过程中零排放、效率高、能量密度高、可大规模储存等优点。

  氢能也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近年来国内氢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快出台利好政策,旨在构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推动氢能在交通、电力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据招股书披露,中国氢能消费市场规模(按产值计)由2018年的人民币2443亿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3552亿元,并预计将增至2028年的人民币5781亿元。

  此外,中国低碳氢消费市场规模(按产值计)由2018年的约人民币208亿元增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7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0.3%,并预计将大幅增至2028年的人民币2677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0%。

  然而,氢能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除部分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外,中国氢能价值链中主营业务与氢能产业有关的大部分市场参与者仍处于亏损状态。

  主要是因为该产业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需要大力进行研发以及销售及营销投入,进而需要大量财务资源,且该产业仍主要属政策导向,市场参与者或多或少都依赖政府补贴,同时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重塑能源在招股书中提及,其所在的行业为新兴行业,燃料电池系统或氢能装备所用的新技术可能不成熟。倘出现任何重大产品缺陷、故障或有关氢能市场的负面报道,可能损害其声誉,并对他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氢能行业盈利较难,叠加A股IPO收紧、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提高,当前氢能企业更倾向于在港股谋求上市。

  今年11月15日,国富氢能(02582.HK)也顺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每股发售价65港元,开盘价为82.3港元/股,涨幅26.6%。截至当日收盘,国富氢能涨20%,报78港元/股,市值81.67亿港元(约合76.16亿元人民币)。

  国富氢能与重塑能源命运相似。2022年初试上交所,折戟A股后二度递表港交所;10月28日,其通过IPO聆讯。

  国富氢能成立于2016年6月13日,总部位于江苏张家港市,是一家氢能储运设备制造商,研发及制造全产业价值链的氢能核心装备,用于氢能的制、储、运、加、用。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2023年,亿华通(688339.SH/02402.HK)、国鸿氢能(09663.HK)和金源氢化(02502.HK)也均在港交所上市。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91
原标题:重塑能源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未能实现大涨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